主办: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质量工作委员会联系我们   收藏本站   设为首页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学习专区 > 正文
这一刻 他等了七年
来源:渤海石油研究院 |作者:聂心童 |日期:2022-9-21

这一刻他等了七年

渤海石油研究院聂心童

4月28日凌晨三点,白日里人来人往的办公楼已经安静下来,但旅大5-2北WHPA平台的采油树前却是一片人声鼎沸的景象。

“见油了!见油了!首口超稠油井出油了!”站在A12井取样口前的赵宇,看着不断涌出的稠油,兴奋地提醒着身旁同样等待见证这一刻的同事们。这是赵宇连轴转的第52个小时,作为有限天津分公司渤海石油研究院采油工艺研究所的资深工程师,近50岁的他,此时高兴的像个孩子,在平台上高声欢呼。因为他知道,从2015年开始参与攻关稠油热采射流泵注采一体化技术,到今天该技术顺利在旅大5-2北超稠油油田规模化应用,这一刻,他已经等了七年了。

旅大5-2北油田属于非常规稠油,地层原油黏度超过50000毫帕秒,是渤海已开发最稠原油的20倍以上,常温下呈固态状,无法自然流动。正是因为该井的原油黏度过高,又是首次作业,大家都十分紧张,担心出现意料之外的问题。

26日晚上23点,连续在现场值守了近15个小时的赵宇,刚回屋躺下准备休息一会儿,就接到了来自海洋石油941平台的紧急电话:“赵工,A12井回接小油管时距离最终位置47厘米处遇阻了,反复尝试了几次依然不行,怎么办?”他一个翻身抓上外套就推门而出。半夜23点,海风萧萧、海浪滔滔,一个身材微胖却异常灵活的身影穿梭在黑夜的栈桥上。

此时的941平台上一片嘈杂,大家七嘴八舌的提出各种意见:“要不取出部分油管重新配管吧。”“不行!”只见远处走来的赵宇斩钉截铁道:“如果盲目重新配管,没有查清遇阻原因,后续还有可能出现新的问题,应该想办法找到管柱遇阻的根本原因!”

只见他抖了抖外套,揉了揉疲倦的双眼,蹲下身子打着手电仔细地围着小油管查看起来。“应该是稠油太黏,循环不充分,导致小油管挂在主阀位置受阻了。这样,先尝试用大排量正洗,使固定阀回位,再用生产水反循环,冲洗内外泵筒通道。”时间紧、任务重,钻井船仅仅给了这口井20个小时的作业窗口,如果下放不到位,试压还不合格,将会推迟后续油井的施工作业,今晚注定又是一个不眠之夜。

27日17点,又熬了一天一夜后,小油管终于下放到位,试压也合格了。赵宇去食堂吃了口饭,便又风尘仆仆地回到作业现场。因为他知道,那个他盼了七年等了七年的时刻即将来临。两天两夜的坚守,使他的脸色苍白,眼中还带着血丝,头发也些许凌乱,但那一对凹陷的双眼却特别明亮,那是对未来充满了希望与期待的眼神。

28日凌晨3点,世界首口海上超稠油井A12井成功见油,这意味着海上稠油热采射流泵注采一体化技术完全满足超稠油的举升需求,该技术的成功应用将有助于撬动渤海湾盆地特超稠油开发。七年的时间里,赵宇见证了稠油热采射流泵注采一体化技术的每一次突破。他看过凌晨的大海,听过清晨的鸟鸣,睡过油污的甲板,数过海上的星星,历时七年的坚守才迎来了今天的胜利。

从生产监督到工程师,从生产一线到科研一线,这段特殊的经历造就了赵宇不惧挑战、迎难而上的性格。今年已经48岁的他,捧着开采出来的超稠油,感慨万千:“我真的很幸运、很荣幸,也很自豪,能够见证稠油热采射流泵注采一体化技术的规模化应用。这一刻,我们等了七年,终于等来了!”

联系电话:010-84885418、84885339、84885009 电子邮箱:hgscb5009@126.com
联系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安慧里四区16号楼518室
主办单位: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质量工作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