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信息
“老王头”家的三代化建梦想
中国化学工程第十六建设有限公司 王桂云
梦想是什么,是对美好未来的憧憬与努力。这里说的“老王头”其实是我父亲,因邻居大叔大婶们都喜欢喊他“老王头”,所以我也经常逗乐地叫他“老王头”。父亲今年已92岁高龄了,但他的心似乎还没完全老去,去年公司成立55周年策划拍摄纪录片时,父亲做为第一代矿山建设者参与了试镜拍摄,后因年老耳聋无法达到导演的录制要求而被“淘汰”,正是因为这次录制工作勾起父亲对往事的回忆,也因55年峥嵘岁月,聊起了一家三代人的化建梦想。
昨天,他是百废待兴时代的筑梦人
我的父亲名叫王武建,是老王家第一代化建人,1965年3月,他响应国家号召,从安徽马鞍山随建设大军来到贵州开阳,参加国家重点工程开阳磷矿的建设,成为一名普通的井下掘进工。父亲说,那时国家处于百废待兴的起步阶段,工作环境与设施条件都很差,生活条件也十分艰苦,但同志们的觉悟相当高,井下作业分三班制人停机器不停,前班如果掘进3米,后班必定不服输的超过前班成绩,不分昼夜、不知疲倦地工作着,不知道哪来的劲头儿,那时的建设者,个个激情高昂,满怀对中国共产党的忠诚,都希望祖国建设日新月异。那时的父亲爱国、爱厂也爱家,为了能给我们多寄些钱,总是省吃俭用,有一次,父亲因劳累过度加之营养不良得了急性肠炎,病情十分严重,如果不及时救治会有生命危险,就在这生死攸关的关键时刻,是单位领导和同志们用担架一步一步将他抬到医院,抢回了他的生命,每每想起此事他都是感激不尽。父亲是旧社会穷苦人家出生的孩子,他心里总是念着新中国的幸福、共产党的英明、革命同志的友爱。就这样,父亲在开阳艰苦奋战了9年,于1976年转战湖北王集矿山建设。在王集,父亲因身体原因从一线掘进岗位退下来,成为一名食堂保管员,可能因为劳动强度减弱和年岁渐老,他向组织提出了携带家属的请求并得到批准,1981年的春天,我们全家从安徽马鞍山搬迁到湖北钟祥王集矿,一家人终于团聚了,那年我12岁。1985年11月,父亲光荣退休,由我顶替参加了革命工作,那年我不满17岁。父亲退休了,但他的化建梦想并没有结束,他的梦想往大的说是为建设祖国、为单位贡献,往小的说就是为了家庭幸福,他常说:只有国家强盛了、企业兴旺了,我们的小家才会富足安康。现在看来,王集正是父亲化建梦想传承的地方,也是我化建梦想开始的地方。
今天,我是奋进开拓时代的创梦人
我叫王桂云,是老王家第二代化建人,1985年,满怀美好的憧憬,我踏上化工建设者的工作旅程。起初我被分配在机修车间,学习车床加工技术与工艺流程,在那个年代也算是技术性很强的一门工种,要3年才能转正出师,可事与愿违,在我刚工作学习才2个月左右,因国家经济政策调整,国有企业实行70%工资待岗制度,师傅回家待岗了,车床停转了,我的车工梦想也跟着泡汤了。1986年12月,矿建公司与第十五建设公司合并,成立中国化学工程总公司第十六建设公司,我被归编到第五工程处机修,工作地址定在宜昌市土城路,就在现在的东山生活区内。1987年之后至1998年的10年间,十六化建经历了改革开放前的经济萧条期和改革开放后的挫折期,我和单位一样度过了一段艰难跋涉的日子,那些日子十六化建自上而下都在探索寻觅企业的发展之路,我也利用这休眠期给自己蓄力充电,自费报名参加了宜昌市二中举办的成人高中补习班、宜昌科委举办的电脑操作培训班、宜昌会计协举办的会计培训班等,内心期盼十六化建早日复苏。“人勤春来早,奋进正当时”,1998年之后,十六化建的春天终于来了,公司从《抛弃死亡迈向新生》一路走到《创新变革,奋发有为,以高质量发展努力开创“十四五”新局面》;从深化改革时期走到转型升级时期;历经沧桑,奋发向前,十六化建的发展如东升的太阳蒸蒸日上;职工收入从发不出工资到家有结余买车买房,职工住房从油粘石棉瓦房到明亮宽敞的高层住房,职工生活环境从蚊蝇四飞的杂乱棚户区到绿化美化的整洁生活区……所有的一切都是每一个化建人的奋进收获,我庆幸自己经历并见证了十六化建的沧桑巨变,展望十六化建的盛世前景,内心十分满足与自豪。如今我在后勤服务的岗位上坚守着十六化建人的初心梦想,再过几年,我将退休离开,但我为之奋斗的化建梦想不会结束,它会被继续传承与发扬。
明天,你是辉煌腾飞时代的圆梦人
企业在新鲜的血液溶入中不断发展着,十六化建的未来属于年轻一代化建人。2012年7月,老王家第三代化建人入职十六化建公司,他就是我的儿子,名叫刘羽,在我眼里,他是一个性格活泼、思想向上的阳光大男孩,因个头高大看上去还有几分潇洒,大学毕业后,因为专业对口,他选择了十六化建,成为一名化建人。一直以来,提到化建工作者,外界都是摇头低看的,他们觉得化建人常年工作在外,居无定所,工资收入又不高,是跟农民工差不多的队伍,特别是适龄男职工找不到对象成了困扰职工的头等大事。儿子在工作一段时间后也遇到了这些困扰,曾一度在思想情绪上有了波动,我耐心地给他讲了十六化建的发展历程,讲了许多像外公一样老一辈化建人的奋斗的故事……近年来,随着公司经济效益提高,公司对外宣传力度的加强,十六化建的知名度显著提升,十六化建人再也不是让人瞧不起的农民工了。如今,儿子的心定了,他通过刻苦学习,分别取得了市政、建筑国家一级建造师资格证书,国家注册安全工程师证书,9年时间,他先后转战湖北、四川、埃及、福建、陕西等施工项目,从一名土建技术员已锻炼成长为合格的项目经理,将来他还要用自己积累的施工技术为公司创造更多价值。他的成长离不开十六化建的健康发展,离不开公司有效的激励机制,离不开他自己做为十六化建人应有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不去追逐,永远不会拥有。不往前走,永远原地停留”,我衷心祝愿十六化建的路越走越宽广,祝愿儿子的美好梦想早日实现。
我回顾了父亲昨天的梦想,展示了自己今天的梦想,宣示了儿子明天的梦想,“老王头”家三代人的化建梦不正是公司57年来的梦想吗?这些梦想随着时代的洪流越变越美,逐渐成真,这些梦想不仅是普通人的梦想,也是所有十六化建人的梦想,更是千家万户人的梦想。我想,伟大的中国梦就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梦想!“老王头”家三代化建人的梦想也应该在伟大的中国梦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