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信息
华陆公司:奋楫扬帆答新卷砥砺前行再出发
华陆工程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李东宇
十年,向阳而生,自强不息。十年,追月逐星,拼搏奋斗。
十年,是时间标尺上的刻度,更是踏歌而行的奋进脚步。
这十年,中国化学华陆工程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华陆公司”)紧跟国家发展步伐,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开启了“二次创业”的星辰大海。这十年,华陆公司始终牢记国有企业职责定位,积极贯彻新发展理念,主动融入新发展格局,矢志推动高质量发展,全力推动产业绿色转型发展,挥毫如椽之笔,绘就了一幅只争朝夕、埋头苦干、务实进取的精彩画卷。
奋楫扬帆答新卷 全面深化改革不动摇
发展出题目,改革做文章。
十年来,华陆公司始终坚持向改革要动力,用改革的办法解决发展中的问题。2021年,该公司抢抓混合所有制改革机遇,以前所未有的决心和力度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各项改革全面发力、多点突破、蹄疾步稳、纵深推进。
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是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举措。华陆公司作为中国化学二级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试点单位,2021年成功引入“高匹配度、高认同感、高协同性”的战略投资方万华化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形成中国化学、万华化学和员工持股平台的三元股权结构,构建了“央企品牌+市场机制+员工活力”新优势,企业发展呈现全新变化,迈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推行职业经理人制度是华陆公司混改后的第一项重要改革举措。在2021年市场化公开选聘职业经理人过程中,公司原领导班子成员全体“起立”参与竞聘,承诺放弃国有企业领导者身份和“铁饭碗”。最终,6名职业经理人从百名竞聘者中脱颖而出。华陆公司董事会与经理层成员签订岗位聘任协议、任期经营业绩责任书、年度经营业绩责任书和廉洁承诺书。根据职业经理人岗位特点,年度经营业绩责任书实行“1人1表”,差异化设置经济指标和管理目标,差异率达70%以上,突出业绩导向、差异化考核,“对岗位负责,用业绩说话”的导向更加鲜明。
2021年,华陆公司完成了新一轮中层干部聘任,调整干部86人,中层干部平均年龄从44.2岁降至41岁,干部队伍结构持续优化。在此基础上,2022年对14个管理部门61个管理岗位开展竞聘上岗,管理部门员工参与岗位竞聘人员达118人,进一步激发了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华陆公司紧紧聚焦价值创造和智力创造导向,构建360度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和差异化薪酬体系,突出量化考核指标,将考核结果作为员工薪酬调整和奖金兑现的重要依据,让“岗位靠竞争、收入比贡献”理念深入人心,“能者上、庸者下、劣者汰”的用人机制正加快形成。
笃行实干谱新篇 创新驱动引领不动摇
创新是企业永葆生命力的活水源泉。
十年来,华陆公司大力贯彻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一体推进制度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等集成创新,加快构建保障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四梁八柱”,企业发展活力更加充沛、动能更加澎湃。
作为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华陆公司把研发创新视为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发动机”“催化剂”,努力在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上奋勇争先。公司全面加快研发创新平台建设,进一步突出研发岗位重要性,对岗位体系进行改革,单列研发职系,新增公司科学家职级。结合企业实际,制定落实“两个五年、四个15%”创新激励制度,开展研发创新激励。坚持“科学家+工程师”的研发模式,推进高端人才引进和公司内部优秀人才转岗,不断充实内部研发人才力量。近年来,华陆公司每年研发经费投入占比均超过3%,各类资源、要素的投入大幅增加,全面保障了多晶硅技术升级、有机硅技术改造等重点研发项目顺利实施。
自主研发技术工程化是华陆公司最核心的竞争力。多晶硅、硫回收、甲胺、低温甲醇洗等专有技术不断升级并实现数十次对外许可,带动形成了一批优质工程业务。作为我国多晶硅技术研发和工程设计的领军企业,十多年来华陆公司在多晶硅技术开发领域创新探索并迭代优化,改变了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被动局面。尤其是自主开发的多晶硅冷氢化核心技术,成功填补我国在多晶硅生产领域的多项技术空白,使多晶硅生产成本降低了95%以上,为推动我国乃至全球光伏产业蓬勃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2021年,由华陆公司设计的四川永祥新能源有限公司2.5万吨/年高纯晶硅项目荣获国家优质工程奖。
今年6月,升级后的第五代冷氢化技术及衍生专有设备,在新疆新特能源股份有限公司高纯多晶硅技术改造项目成功应用,并产出合格产品,转化率、能耗等关键指标均优于设计值。与第四代技术相比,反应处理能力提升40%,装置投资降低10%以上,技术先进性继续保持全球领先水平。目前,华陆公司承担的多晶硅设计产能占全国总产能的93%以上。据统计,近两年来,华陆公司承担的多晶硅装置达产后将新增多晶硅产能130多万吨,新增产能全部装机发电后,预计贡献清洁能源约450GW/年。与同等规模火电相比,每年可减少煤炭消耗约2.7亿吨标煤,降低碳排放近8亿吨,将为我国实现“双碳”目标作出积极贡献。
2019年11月,由华陆公司联合开发的“大型工业化低阶粉煤回转热解成套技术开发与应用”,通过了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科技成果鉴定。专家一致认为,该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成功攻克了煤低温热解领域粉煤清洁高效分质转化利用的关键性技术和装备,完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创新性和产业延伸性强,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优势显著,对于促进我国低阶粉煤高效转化、煤热解行业科技进步具有积极意义。
砥砺前行再出发 企业做强做优不动摇
发展无穷期,实干创未来。
战略是一个事关企业长远发展的根本性问题。为了更好适应新的发展需要,2021年华陆公司从企业自身实际出发,抢抓发展机遇,主动对接和服务国家重大发展战略,明确提出坚持创新驱动发展,聚焦工程、研发、实业、装备四大业务板块,将华陆公司打造实现“双碳”目标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的战略定位。华陆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王海表示,“十四五”时期将紧紧聚焦四大业务板块,坚持技术引领,布局新材料、高端化学品、绿电绿氢、碳中和等新领域,加快打造实现“双碳”目标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
2021年12月,由华陆公司负责工程设计的我国首座大型超临界二氧化碳循环发电试验机组完成72小时试运行,验证了超临界二氧化碳循环发电技术工业运行的可行性,有望彻底改变140多年来以水蒸气为主流工质的传统热力发电模式,标志着我国在超临界二氧化碳循环发电技术领域已处于世界领先水平,为进一步提升能源利用效率、实现“双碳”目标提供了重要路径。
华陆公司积极推动技术带动实业发展,气凝胶作为高效的绝热节能材料,是国家基础战略性前沿新材料,对降低碳排放、实现“双碳”目标具有重要战略意义。今年2月,华陆公司所属中化学华陆新材料有限公司一期年产5万方硅基纳米气凝胶复合材料项目开车成功,并产出第一批合格硅基纳米气凝胶复合绝热毡产品。该项目是华陆公司首个以技术驱动的实业项目——硅基纳米气凝胶复合材料一体化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已投产的一期项目采用国内首套全自动超临界干燥法制备气凝胶生产装置,为目前我国规模领先、工艺领先、自动化程度领先的气凝胶项目。
长风破浪会有时,聚焦“双碳”开新局。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事关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我国在新发展阶段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十四五”乃至今后,华陆公司将切实扛起国有企业责任,强化企业战略引领,坚持面向市场、面向客户、面向项目,全面加快改革创新奋进步伐,以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有力的行动、更加务实的作风,踔厉奋发、笃行不怠,全力打造实现“双碳”目标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为实现国家“双碳”目标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