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质量工作委员会联系我们   收藏本站   设为首页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学习专区 > 正文
【2024年作品】世界级LNG工厂,中国造!
来源:海洋石油工程(青岛)有限公司 |作者:郝艳军、 温加元、 姜佳宁、吕西君 |日期:2024-9-29

3月10日,重若2个埃菲尔铁塔的加拿大LNG项目最后两个核心工艺模块,搭载我国首艘智能半潜船“祥安口”,徐徐驶离青岛码头。

预计20多天后,它们将远渡重洋,抵达加拿大太平洋沿岸北部一座三面环山、南向海湾的名叫基蒂玛特的小小港城。

在那个建筑几乎普遍低于三层的美丽小镇,它们将和33个姊妹模块完成合龙,共同构成加拿大LNG项目一期工程的庞大轮廓,并将巍峨耸立超过40年。

加拿大LNG项目是由壳牌等世界五大国际石油公司所共同投资建设的世界级LNG工厂。全球LNG的出口主要来自卡塔尔、澳大利亚、东南亚以及非洲地区。该项目一旦完成,有望重塑全球天然气贸易流向和供需格局。

作为世界第一制造业大国和全球最大的LNG增量需求市场,我国在这一超级工程的打造上担当重要角色。从投资到承建再到配套服务、LNG资源分成等,中国企业都投入巨大热情。

项目一期计划建造2列生产线,海油工程承揽一期35个模块建造工作,包括全部19个核心工艺模块,总重约17.9万吨。除了一些外方采办的设备和元件,从头到脚几乎都是中国造。

该项目由超过77万个结构件构成,其中有核心工艺模块甲板片335个、大型设备283台,电缆总长1270公里,涉及的施工管理单元超过13万个……项目体量之巨、模块重量之大、集成程度之高,全球屈指可数,对项目管理、施工技术、大型装备资源、精度控制等,都提出了严峻挑战。

在近40个月的建造时间里,中国上万名产业工人胸中有丘壑、立马振山河。

他们在全球首创核心工艺模块和管廊一体化建造模式,极大地提升了项目建造集成度,并使外方在基蒂玛特安装现场的施工量减半;在全球首次实现NBG(无背部保护气)焊接新工艺大规模工程应用,打破了传统焊接工艺必须在不锈钢管道内部充入氩气的局限,免除了200万工时密闭空间惰性气体施工作业的安全风险,将焊接效率提高3倍;完成SPMT(自行模块运输车)顶升总装、大型结构物吊装、工艺系统脱脂等10余项技术革新……

实力,有时需要去证明!

面对外方对施工方案的质疑,海油工程主动“秀肌肉”,创下高峰期33个模块同时总装和单月吊装47个超重甲板片等纪录。

当三台履带吊通过联合作业,仅用两个小时就将600多吨超重甲板片顺利起吊就位,华裔结构设计主管在朋友圈作诗夸赞:蛮力拔山不足论,举重若轻见真功,起落有致三足巧,毫厘无差六万钧。

全球“老大难”问题,中国人一样可以解决。法兰要拧多紧才算标准,是一个难以量化的问题,中国的产业工人却给出了答案——他们用最简易的工具,完成了对法兰应力的计算,推动国际石油巨头更新了设计标准。

奇迹,是创造出来的!

使用1400立方米的水,完成1.17万立方米的水压实验;采用SPMT称重装船一体化技术,缩短称重工程80%以上……海油工程将一个个不可能变成可能。

加拿大LNG项目共有3060个试压包,其中144个气压包的安全隔离距离必须超过50米,最大的达到224米。这意味着33个模块同时总装期间,只要有一个要试压,其他的都必须停工。海油工程突破性启用动态隔离、错峰试压方案,确保了多个气压包同时测试。

当接二连三的核心工艺模块运抵基蒂玛特,外方渐渐由惊诧莫名转变为“习惯好评”——尽管经历长时间的海运和陆运,“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让模块各项质量合格率均超过规格书要求;管线内壁即便最难防锈的弯头处,依然崭新如故。

作为高度国际化的项目,该项目涉及来自12个国家的127家供应商,建设过程遭遇前所未有的全球新冠病毒疫情,对项目按计划实施造成重大影响。

即便如此,克难向前的海油工程,依然保持了大型模块建造的“中国速度”;静设备就位精度3毫米,动设备软脚测试精度0.03毫米,精度控制达到世界先进水平;致力打造“世界上最安全的项目”,创造了4376万安全工时的全球LNG模块化建造最高安全工时纪录。项目总包方代表石塚忠直呼:这是一个了不起的成绩!

35个工艺模块全部交付那天,无论是荷兰人、英国人、美国人、日本人、韩国人还是马来西亚人,说得最多的就是“Very very good”。

千言万语抵不上一句“very very good”!

三月的基蒂玛特,南风捎来青岛完工的消息,让小城居民充满了灿烂的憧憬。在不久的将来,“中国制造”将在他们那里成为地标性建筑,和山顶积雪、粼粼波光一样光彩夺目!


联系电话:010-84885418、84885339、84885009 电子邮箱:hgscb5009@126.com
联系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安慧里四区16号楼518室
主办单位: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质量工作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