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质量工作委员会联系我们   收藏本站   设为首页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学习专区 > 正文
【2024年作品】风神轮胎:精益工具打造子午巨胎竞争力
来源:风神轮胎股份有限公司 |作者:宋新旭 |日期:2024-9-29

在全球工程胎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技术迭代日新月异的背景下,风神轮胎凭借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将全面提升子午工程胎生产能力确立为年度重点项目,并作为进军全球高端市场、提升差异化竞争能力的有力抓手。

作为子午工程胎的制造部门,中国中化控股有限责任公司旗下风神轮胎制造三部承担了项目重任,组建起一支由研发、质量、设备、工业工程、生产等多专业组成的跨职能精英团队。该团队以中国中化卓越运营体系为指引,深度融合VSM(价值流程图)精益管理工具,自2022年起便成功实现风神子午工程胎的“满产满销”目标,2023年产能突破24万套,今年截至5月产能已超9万套,营收近5600万元,有力提升了市场需求响应能力、生产效率和市场竞争力。

全面剖析  识别关键路径

子午工程轮胎,尤其是巨胎细分市场,因其技术壁垒高,市场发展迅猛,且产品利润丰厚,已成为高端市场和蓝海市场的代表性领域。为抓住市场机遇,自2021年起,风神轮胎前瞻性引入并深入实践VSM精益管理工具,实现整个生产流程可视化,精准辨识并消除生产制造过程中的隐性成本,进一步优化生产工艺。这一创新实践不仅为公司持续改进提供了明确方向,更为风神轮胎培育新的利润增长点、构建独特的子午巨胎竞争优势打下基础。

在VSM项目推进过程中,团队经过多番市场调研和对比后,决定选取市场表现良好的16.00R25子午胎作为项目攻坚靶向目标。通过深入现场,团队收集分析生产工序、物流及信息传递等各核心环节的关键数据,对生产计划流、工艺流、物料流进行全方位剖析,并绘制出三条路径现状图。现状图不仅涵盖了每个工序框的详细信息设定,还包括每条物流运输路径的精准监测数据,以及工序与工序间的生产信息传递记录,确保团队能够全面把控优化生产流程。

此外,团队成员还通过VSM对单条轮胎生产周期进行精准计算,通过分析对比数据,运用生产节拍、生产线平衡率、不平衡损失率等指标进行诊断,成功识别出瓶颈工序及瓶颈问题,并分别组成项目小组,逐一进行攻关突破。

创新攻克  优化生产链条

在VSM项目实施过程中,团队面对的挑战之一是成型机种类繁多,导致同一规格产品在不同机型上的生产参数设置差异较大,不仅增加了生产流程的复杂性,还会影响产品质量稳定性。为解决这一难题,风神轮胎生产、研发、质量等多专业领域人员紧密协同,对成型机型号、工装设备和产品规格进行整合与标准化处理,确保生产过程稳定一致,大幅降低因设备差异导致的生产波动,显著提高整体生产效率。

针对胎面气孔率偏高,以及成型工序中存在的胎面上料步骤操作复杂、重复操作偏多,影响成型机循环时间的问题,项目团队全面分析现场作业情况,利用仿真模拟数据,精准定位问题根源,创造性地提出将上下胎面压出口型进行复合合并的优化方案,从根本上解决了胎面拼接的气泡难题。

为确保方案有效实施,团队对胎面预口型宽度、样板间距、裁刀直径和行程等关键参数进行精密调整,并制定一套标准化操作流程。通过精细化管理措施,不仅成功消除了胎面气孔率高的质量隐患,还显著缩短了成型机循环时间,大幅提升单台设备生产效率,优化生产流程,实现生产链条的整体效能提升。

全员参与  推动持续改进

走进风神轮胎制造三部的厂区,一条横幅格外醒目,上面印着“是英雄,是好汉,持续改进上见”。全员参与持续改进,正是风神轮胎成功实施VSM项目的关键要素。

早在VSM项目启动时,制造三部便通过全面培训激发员工热情,并积极吸纳生产线员工一同参与。通过系统培训和明确分工,员工不仅能够深入理解VSM原理与实践,还能集思广益,共同绘制生产流程图,进一步强化员工对精益管理的认同感。

此外,制造三部还建立了顺畅的沟通渠道和反馈机制,通过每周召开团队例会和发放线上调查问卷的方式,让员工自由分享建议和创意,碰撞出集体智慧的火花。为进一步激励全员参与,公司还将VSM推进工作与持续开展的创先争优擂台赛紧密结合,定期表彰在VSM项目中表现出色的个人与团队,增强员工荣誉感和进取心,培养员工创新思维,推动企业向更高效率目标迈进。

“VSM不仅是生产工具,更是推动企业变革的催化剂。它结合了自上而下的战略推动和自下而上的全员参与,让我们学会以精准数据为依据进行决策,以问题为导向持续改进,让我们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能够赢得先机。”风神轮胎制造三部党支部书记宋姗姗表示。

随着VSM精益价值流程工具的持续深度应用,风神轮胎已成功构建起高效的精益生产体系,不仅实现生产效率与产品质量的双提升,还激发了员工创新潜能,增强了企业对市场动态的敏锐感知和快速响应力,为风神轮胎赢得全球高端市场竞争打下坚实基础。

联系电话:010-84885418、84885339、84885009 电子邮箱:hgscb5009@126.com
联系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安慧里四区16号楼518室
主办单位: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质量工作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