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质量工作委员会联系我们   收藏本站   设为首页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学习专区 > 正文
【品牌故事】破茧成蝶——记中化泉州石化创业过程
来源:中化泉州石化有限公司 |作者:冯文欣 |日期:2019-9-18

2019年正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那样,“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人民凭着一股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闯劲,凭着一股滴水穿石的韧劲,成功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我们遇到过困难,我们遇到过挑战,但我们不懈奋斗、与时俱进,用勤劳、勇敢、智慧书写着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故事。”中化集团同样开创了自己的一番事业。

改革开放始于1978年,而中化集团成立于1950年,历经68年的中化,当过龙头老大,也经历过破产的生死边缘,凭借着中化人倔强的闯进,经过三次创业的锐利蜕变,切实跟上了中国改革开放的潮流,把握住了发展的巨大机遇,成为最早入围《财富》全球500强榜单的中国企业之一,迄今已28次上榜,2018年名列第98位,并连续两年被《财富》评为“全球最受赞赏公司”。

中化泉州石化从无到有,再到不断强大的创造过程,体现了中化集团不断繁荣昌盛的一角,展现了中化人不断改革发展的决心和善于抓住机遇的智慧。


第三次创业提出“炼化一体化”决策

上世纪90年代末以来,随着我国石油经营体制的改革,中化集团加快石油业务市场化转型,在巩固原油国际贸易和第三方石化仓储物流业务优势的同时,大力向石油产业上下游延伸。

为实现在能源业务板块上的跨越发展,对原油勘探开发、原油贸易、成品油营销等主业形成有力支撑,打造自主管控的集石油勘探开发、石油加工和石油产品营销为一体的完整产业链,中化集团决定建设泉州大炼油项目。

只要打通产业链中间环节,便能成就中化炼化一体化的梦想。大炼油项目是中化第三次创业征途上具有代表性、标志性的大工程项目,它的建成投产对中化进一步夯实产业基础、稳固产业地位、突出核心竞争力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是中化集团从营销服务型向产业服务型发展的里程碑项目。将使中化集团连接石油产业上下游的炼制环节得以跨越性突破,石油业务发展将大大提速,其以市场化竞争方式打造出的我国油气市场“第四极”地位将进一步强化。


把握时机  精准定位

天时: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我国“十二五”经济发展“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的指导思想,中化泉州石化项目符合国家石化产业发展规划,是国家重点项目,符合国家石化产业发展布局,符合基地化、大型化、炼油化工一体化、集约化的要求,符合国家发展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规划。泉州大炼油项目的建成投产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不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

地利:中化泉州石化项目地处海西经济区湄洲湾石化基地,是泉惠石化工业区的首个大项目,这个区域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具有丰富的深水岸线、土地、海洋资源,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人和:中化泉州石化项目是倾全中化之力打造的重点项目,中化高度重视和支持,坚决支持中化泉州石化建设国家级炼化基地的发展规划,并将集中资源配置来推动规划实施。中化泉州石化创业团队为了共同的梦想从五湖四海聚集在一起,专业技术过硬,有勇有谋,取长补短,风雨同舟,勇往直前。


巨头垄断  夹缝生存

炼化是一个资金和技术高度密集的行业,是一个由少数寡头垄断市场和技术资源的特殊行业,中化作为新进入者,来自竞争对手的压力可想而知。主要设计单位和关键设备制造商的寻找极其艰难,往往需要在慢慢建立信任关系之后,才能达成合作意向。

在严峻的形势面前,中化泉州石化要获得生存和发展的空间,就要注重提高集约化程度,注重投资有效性、产品质量和竞争力,讲求发展的质量,遵循一体化发展的内涵式有效发展模式。遂将建设期总体奋斗目标概括为“一二三四”,即:紧紧围绕确保1200 万吨/年炼油项目按时建成投产一个目标,努力实现团队建设能力和工程建设、生产经营管理能力两项提升,打牢资源、技术、产品市场三种支撑,推进项目建设、生产准备、公司建设、经营发展四大战略重点。

中化泉州石化深知要想防范竞争对手卡脖子的风险,必须拥有自己的关键核心工艺技术。虽然初期不得不更多地依靠外部力量,但中化泉州石化从一开始就没有放弃这种追求,力争在快速消化、吸收引入技术的基础上,又好又快地建立自身研发体系,打造炼化自主研发平台。从开始,就着力培养一支素质过硬的人才队伍,掌握炼油核心工艺技术,做好化工技术人才储备,为中化泉州石化中长期发展提供强大的技术保障。


奋勇前行  捷报连连

历史告诉我们,前进的道路从来不是一帆风顺的。唯有以坚定不移的信念、坚韧不拔的意志和坚持不懈的奋斗,方能实现我们创业的目标。

炼化企业的生产具有高温、高压、易燃、易爆等特点,工程建设的设计质量、施工质量、设备材料质量,以及生产操作等有一点小的失误,都可能造成健康、安全、环保事故,甚至酿成灾难性大事故。行业的特点决定了创业团队不但要有强烈的责任感,还要有扎实的基本技能和严格的纪律。中化泉州石化通过开展加强“三基工作”,即“基层建设、基础工作、基本功训练”,强化“五项纪律”,即“劳动纪律、工作纪律、施工纪律、工艺纪律、操作纪律”,进一步提高员工的责任心、组织纪律性和基本技能水平。

中化泉州石化坚持“德才兼备、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 的用人导向,把那些政治素质好、业务能力强、敢于负责、勇于奉献的员工用在三个通道的关键岗位上,并将薪酬待遇向有突出贡献者倾斜、向一线员工倾斜。力求以人为本开展各项工作,采取各种有效措施,不断冲破一切束缚员工潜能和能力充分发挥的体制、机制和制度,把每位员工都安排在最适合的岗位上,最大程度地发挥每位员工的积极性、创造性、潜能和能力。

中化泉州石化直面项目建设中遇到的各种困难,从尊重行业发展规律、企业发展规律、公司建设规律、工程项目建设规律出发,按照“谁主管、谁负责”、“权责统一”、“风险受控、工作高效”的原则,在项目建设各个不同发展阶段,对公司体制、机制和制度不断进行调整、优化和完善。在体制上,不断完善决策、管理和监督机制;在机制上,实行决策、管控和执行分开;在制度建设上,按照风险受控、工作高效的原则,不断优化管理组织、管理流程、规章制度,最终实现质量、投资、工期、HSE 四大控制完全受控的目标。

2008年12月,国家能源局批复同意开展中化泉州石化1200万吨/年炼油项目前期工作。2010年12月,中化泉州石化与泉州市地方政府签署合作协议,提前锁定了中长期发展所需的土地、岸线等稀缺资源。2011年8月,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获得国家环保部批复。2011年12月,项目正式列入“十二五”规划。2012年8月,项目核准获得国家发改委批复。2013年7月,项目聚丙烯、硫磺回收、芳烃抽提、异构化、空分空压站、除盐水站、消防加压站、循环水场八套装置实现机械竣工。

2014年7月9日,随着19套装置一次投料试车成功,由中国中化集团公司投资近300亿元的中化泉州1200万吨/年炼油项目正式建成投产,成为我国单套规模最大的炼油装置之一。

主装置采用国内外一流的技术和设备:催化裂化、常减压等装置采用国内先进工艺技术,渣油加氢、加氢裂化等装置采用国外最先进技术,炼油工艺采用行业先进的“渣油加氢+延迟焦化+催化裂化”加工方案。

项目能源使用效率高,柴汽比适应性强;炼厂排放烟气脱硫脱硝,清洁生产水平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在安全环保、节能减排、总平面布置、总流程、技术方案、装置规模、产品质量及市场适应性等七方面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生产的汽油、柴油产品全部达到欧V标准。

2015年底,中化泉州EPC总承包项目部石油工程设计公司获得2015年度全国化学工业优质工程奖牌,这是化工行业工程建设的最高奖,说明泉州1200万吨/年炼油项目达到了化工行业国内同期先进水平或国内同类装置的最高水平,并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拨云见日  初尝硕果

中化集团以前没有经营过大型炼厂,开好炼厂绝不是件容易的事情。项目要建设好、投产好、经营好、发展好、盈利好,对中化泉州石化而言是不小的挑战和考验。

由于前期困难重重,项目建设相对缓慢,待中化泉州石化建成投产之时,国际油价持续下跌,数次探底并屡创新低,市场需求持续低迷,石油产业链各环节遭受剧烈冲击。受此影响,中化上游业务骤然进入“寒冬期”,炼油消化高成本库存压力陡增,销售面临高成本库存和资源过剩的双重挑战,中化能源板块勘探开发、炼化及油品销售业务受国际油价断崖式下跌冲击,盈利出现大幅下滑。

中化泉州石化咬紧牙关顶住压力,在装置、技术、产品、管理等方面不断提升竞争力,确保生产平稳运行、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达到预期。酒香不怕巷子深,优质产品即使在前期销路不畅,越过寒冬终将迎来暖春。

2015年下半年,商务部和海关总署联合向中化泉州发布通知,给予2015年加工贸易成品油出口配额共计45万吨,打破了“三桶油”对成品油出口配额的垄断。

2016年,中化泉州石化仅第一季度就盈利6.83亿元,实现了首季效益开门红,之后一切都进入正轨,自然而然开启了盈利模式。

2017年再接再厉,泉州石化全年维持高负荷运行,总体保持生产经营平稳,持续优化产品结构,同时精心组织、团结奋斗,顺利完成首次大检修任务,实现检修不减产,效益稳中有升。

2018年再度提出了“科学至上”的企业文化,开启了深化改革全面转型为科技驱动的创新平台公司的新征程。

宝剑锋自磨砺出,经过长达近十年的卧薪尝胆,中化泉州石化终于破茧成蝶,迎来了灿烂的明天

联系电话:010-84885418、84885339、84885009 电子邮箱:hgscb5009@126.com
联系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安慧里四区16号楼518室
主办单位: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质量工作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