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质量工作委员会联系我们   收藏本站   设为首页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学习专区 > 正文
(品牌故事)青云之志宏图展,事必躬亲化工人
作者:中国成达工程有限公司 郑国涛兰然 |日期:2020-10-22

4月16日,昆山联碱项目开车在即,周光耀院士和张志实等成达项目团队人员共同前往项目现场,对开车前期工作进行指导。张志实是设备室的一名年轻的工程师,之前工作中也没与院士接触学习过。这次出发前,从同事口中了解到周院士是一位80多岁和蔼可亲的老人,对工作兢兢业业,把自己的青春和热血贡献给了化工事业,在联碱领域做出了卓越的成就。

见到周老的第一眼,就让小张眼前一亮。原以为80多岁的老人家,该是满脸皱纹,满头白发,行动上可能也有些不便。可让小张没想到的是,眼前的这位老人竟是如此的平易近人。他脸上带着慈祥的笑容,高高的鼻梁上驾着一副黑框眼镜,白发间还透着黑发的影子。个子一米七五左右,全身上下收拾得干净利落,朴实的穿着,挺拔的身姿,精神头倍儿足。周老虽年事已高,但依旧气宇轩昂,与众不同。能和院士一起出差,小张倍感荣幸,也很想借此机会多了解和学习一下。于是在现场的日子,他都紧跟院士左右,几乎成了院士的小跟班。

一段时间下来,纯爷们儿小张同学,硬是被这位8旬老人的敬业精神感动得稀里哗啦!到底现场发生了什么,笔者对小张同学进行了专访,也深受感动。下面我们就跟随小张一起去了解一下“周老”现场那些事儿吧~


周老现场那些事儿1

4月16日中午的飞机抵达,项目经理李爱书本想安排周院士休息一下,次日再去现场了解情况。此时年过8旬的周老浑身上下充满着对工作的热情和干劲儿,他摆了摆手说不用休息,发现问题宜早不宜迟。简单吃了顿午饭,他就带领大家和业主一起前往现场查看。

现场的天气不是很好,连着下了几天的雨,工地上有了许多积水。现场雨下得很大,院士戴上安全帽,径直向碳化塔走去,碳化塔高约36米,周围有钢梯可以攀附上去,大家担心老人家的安全,想去拉他一把,老人家却摆了摆手,两手抓紧钢梯第一个爬了上去。望着周老在钢梯间娴熟攀爬的身影,大伙都十分感动。大家都明白,没有多年的现场经验,很难有这样的胆量。大伙儿紧紧地跟在周老身后,一起爬上了36米高的碳化塔。小张站在高高的碳化塔上,脚下是镂空的钢格网,透过钢格网向下望下去,顿时感觉心惊胆战,不由得抓紧了旁边的栏杆扶手。再看看走在前面的周老,毫不畏惧,抓着钢梯的扶手攀到了塔的外侧,不顾危险将身体探向塔外,查看着塔周边的情况。他顾不上半空悬着身体的危险,伸手去摸管壁的温度。大伙儿的心都提到嗓子眼儿了,十分担心他的安全,但拗不过周老的倔强和执着,只得在心里暗暗为他捏一把汗。现场的雨下得很大,雨水顺着安全帽沿滴滴答答地往下掉,衣服湿透了紧紧地贴在周老的身上,早已分不清那是雨水还是汗水。

事后小张问周老,在那么高的地方,为什么不顾危险探出身体一定要亲自去触摸感受设备。周老答复 :因这次碳化塔设计是优化设计,必须现场亲自感受设备才能明白现场设备运行与设计工况是否有差别。开车的每一个环节都马虎不得,都要检查到位,有的是数据无法检查出来的,需要亲自感受才能发现是否存在问题。周老专业敬业的态度,让在场的每一个人都深受感动,小张心中更是对这位老人又多了几份敬佩。

在之后的两周时间里,周院士每天上午和下午都会这样亲自去现场查看,先去DCS中控室查看数据情况,再爬上高高的碳化塔实地感受设备的温度。因为是试开车调试阶段,现场氨气味道很重,非常刺鼻,眼泪鼻涕止不住地流,很多年轻人都受不了,赶紧找来口罩戴上。最让他们佩服不已的是,周老没有任何抱怨,不顾自身患有支气管炎,坚持每天到现场查看。


周老现场那些事儿2

有一天下午,周老去中控室查看时候,发现DCS中心中控台显示的数据与之前计算的理论数据有所偏差。对于经验丰富的周老来说,这是不应该出现的问题。当时没找到原因。第二天见他的眼睛红红的,人也略显疲惫。一问才知道,他一夜都没有睡着,反复思考这个问题出现的原因,应该如何解决;早上他又去了现场,终于查出了问题所在。业主提出现场带滤机下面的管道系统需要进行改造,周老中午也没休息,抓紧时间调整方案、进行计算、修改图纸,最终问题得以迅速解决。这些在周老看来都是一位专业工程师应该做的事情,谈不上什么苦和累,高效的执行力在这位老人身上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周老现场那些事儿3

在现场的这段时间,除了看到周老对工作严谨的态度,一丝不苟的作风,那令人钦佩的敬业精神,小张还听项目经理聊到了周老的一个小故事。成达公司90年代初在巴基斯坦有一个项目,当时项目的煅烧炉出现了点问题,炉子里的管子堵了。业主和工程师们分析了很长一段时间也没有收获;周老凭着丰富的经验和认真地计算,很快分析出了问题原因,为了进一步验证分析是否正确,停车后,周老拿着一个小锤爬进了煅烧炉虽然已经停车,但是炉内的温度依然高达50-60℃,人一进去就是整个被烤焦的感觉,灼热难受,一分钟都不愿意多呆,但周老却顶着高温,仔细地敲击炉内的设备,最终找到了问题所在。周老不怕辛苦,勇于担当的精神感动了在场的所有人。巴方的总工,是一位在英国工作了大半辈子的老工程师,在合作的过程中,总是对中国工程师有偏见,不屑一顾。这件事情,让傲气的巴方总工看到了中国工程师专业、敬业的一面,更是改变了最初的偏见,在以后的合作中更彼此尊重。

大家总说德国、日本的一辈子匠人精神多么令人佩服,在小张看来,像周院士这样执着、精益求精的钻研劲头无不胜于匠人精神。周老说:“我给自己定下的人生准则是四个字:攀登、求实。人的一生应是不断攀登的过程,登上一个高度后又要继续攀登下一个高度。‘求实’是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做事,不搞形式,不图虚名。对的要坚持,错的要承认并纠正,科学的东西来不得半点虚假,一切错误和虚假的东西迟早会在实践中遭到唾弃。”他用自己的工作、生活态度和实际作为践行了这一人生准则,在成达人心中树立起一座化学工业的丰碑,值得每一个化工人学习。


【人物简介】:

周光耀,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中国纯碱工业科学技术专家,中国纯碱工业协会常务理事,无机化学工程专家,受聘为多所院校的教授和多个工厂的高级顾问和专家;成达公司首席技术专家,外冷碳化塔等中国专利第一发明人,发明专利外冷变换气制碱清洗工艺在2013年第十五届中国专利奖评选中获得优秀奖;设计成功我国第一套完全独立的联碱装置,研究开发成功了自然循环外冷式碳化塔、新型变换气制碱技术,并广泛推广。

周光耀从事纯碱生产工程设计和技术开发60余年,始终坚持技术创新、安全环保节能的理念,主持开发的多项技术和组织设计的几十个项目曾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和优秀工程设计奖、行业科技进步奖和优秀设计奖,推动了国内工程设计行业技术的不断创新,使得我国的联碱生产技术处于国际领先水平,技术及国产成套设备出口到东南亚和中东欧国家,为我国无机化工进步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联系电话:010-84885418、84885339、84885009 电子邮箱:hgscb5009@126.com
联系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安慧里四区16号楼518室
主办单位: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质量工作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