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信息
当中化和科学家发生“化学反应”
中国中化集团公司--史小婧
2016-2017年度工匠精神颁奖盛典上,《人民的名义》成了最大赢家,导演总制片人李路获最具工匠精神导演奖。很多人认为这个奖项“别出新意”,却又体现了时代的特点。因为在实现中国梦的道路上,的确需要各个行业的从业者展现出“工匠精神”——以极致的态度对自己的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追求完美。
中化泉州石化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泉州石化)首席科学家王理博士便是这样一位大国工匠。
王理博士于1982年至2009年在美国UOP公司、American Cyanamid(美国氰胺公司)、Allied-Signal (现霍尼韦尔)等公司工作,期间获得UOP STINE STAR最高科技贡献奖、美国霍尼韦尔公司最高个人成就奖、霍尼韦尔杰出科技奖等荣誉。2009年,王理博士回国,2014年6月加入泉州石化,现任泉州石化科研中心首席科学家。
创造至上是科研灵魂
对王博士来说,在自己的科研项目中奋力投入,不断创新是一种享受。试问,研究一代催化剂有多难?某行业排名靠前的国际知名加氢催化剂供应商曾连续10年每年投资200万美元,只为研发一代催化剂,却不得其法。然而王博士进入催化剂研发领域之后,带领团队仅用1年时间便取得成效,成功研制了一款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加氢催化剂。
归国前,王博士在美国石油化工催化剂研究领域已先后申请了18项美国专利,发明了超过十个新型催化剂,且均已实现商业化应用。王博士的专利为当时的公司带来超过5亿美金的营业收入。归国后,王博士依旧秉承一颗匠人的钻研精神,通过带领团队不断地挑战“极限”,迄今已获九项专利。
如此顺风顺水的事业究竟是凭借“百年一遇”的好运气?还是不断地自我挑战、思索和创新?答案不言而喻。
工匠精神,就是要不断向更优进发。工匠精神,就是无止境地持续创造,用持久的“战斗”创造一个又一个奇迹。
潜心打磨是研发根本
万丈高楼平地起有多难?说实话很难。科研也是这样,因为需要一次又一次地认真实验,一次又一次地艰难尝试,更要经历一切从无到有的过程。
2014年6月,王博士应邀加入泉州石化,担任首席科学家。王博士接到的第一个任务是完成中化集团“新一代加氢裂解催化剂研发及建立催化剂中心”(科技公司)的研究项目。接到任务后,王博士将当时的质检中心第二期预留实验室(光谱分析室)作为实验室。在急缺科研人才的情况下,王博士披甲上阵,亲自组织人员招聘、改造实验室、采购仪器设备及试剂、建设小试中试厂房、筹备科技公司注册事项。半年时间内,科技公司组成了包括部门领导、主任研究员、研究员、实验员等专兼职人员在内的8人科研团队。其中,王博士力邀千人计划专家刘健和青年千人计划专家刘长坤加入,为科技公司打造“高、精、尖”的人才队伍奠定了基础。
2014年11月14日,王博士带领科研人员进行了第一次催化剂制备实验。同年年底,公司完成了加氢裂化催化剂小试设备竞争性谈判。2015年4月30日,装置到位。此时,公司仍然面临缺工具、缺资源、缺人手的情况。在泉州石化的全力支持下,科技公司用短短2个月时间完成了水电气风配套设施改造工程,同时招募小试装置运行操作人员11人,并于当年6月30日实现进油测试。2015年底,科技公司完成渣油加氢催化剂小试装置、加氢裂化和渣油加氢两套中试装置采购、就位安装、调试。2017年初,科技公司已完成商业催化剂测评,开始自研催化剂评价。
为克服无实验装备的困难,科技公司借用了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的催化剂评价装备,及时完成了催化剂小试评价;为克服无表征仪器的困难,科技公司又与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建立了联合实验室,解决了催化加研发的燃眉之急。
截止目前,由王博士主持的科技公司到岗61人,陆续完成进口原料三种加氢裂化催化剂研发,小试评价指标合格。其中,与泉化石化加氢裂化装置现用催化剂性能相匹配的加氢裂化催化剂,通过了小试评价及专家认证;筛选出与进口拟薄水铝石相匹配的国产原料,完成主要原料的采购及预处理,并运至代加工厂进行催化剂试生产。
短短3年间,王博士扎根科研,亲自参与到催化剂的研发中,使中化的产品完成了从无到有的转变——从完成小试到实现进油测试,再到商业测评,屡创成果。
工匠精神,就是对产品的每一个细节和研发的每一个环节都进行潜心打磨;工匠精神,就是实现万丈高楼平地起,实现产品从无到有的那种孜孜以求的精神。
勿忘初心是诠释工匠精神
坚持初心有多重要?行百里者半九十。秉持着最初的赤子之心,行走于人生之道,最为弥足珍贵。
2009年,王博士怀着一颗报效祖国的赤子之心回国,直接入围了第三批“国家特聘千人计划专家”。2014年加入中化后,王博士带领团队在短时间内完成了科技公司《公司章程》和《科技成长蓝图》的编制及审核。建立了规范化的公司制度。
科技公司的发展目标是成为相对独立、具备国际一流水准、采用国际先进管理模式,集研发、成果转化、生产、销售于一体的公司,致力于在提升企业经济效益的同时,促进社会成长和环境改善。基于现实条件,王理博士带领团队首先立足炼化板块,依托泉州石化保持和提升中化集团炼化业务的核心竞争力和行业影响力。
通过对比,王理博士取中外管理、技术之精华,采取扁平管理结构,精简工作程序,带领科技公司全员秉行为国为民的价值观,提质增效的同时也带动了国内炼化行业相关领域的专业技术发展,将大国工匠的精神发挥到了极致。
王博士希望自己的科研热忱能够带来一份光和热。正是这种拳拳之心和对执着科研的本心,才能让他在企业中创造出良好的科研氛围。
工匠精神,就是要认清自己的内心,坚持自己的原则,才能在科研之路走的稳当长久。
热爱为本是返璞归真
什么才算是真正的热爱?只有热爱才能在科研中倾注大量精力和心血,才能不断凝练成果。
王博士在集团项目之外,还陆续开展了若干科研项目,其中渣油加氢催化剂的研发通过了小试评价及专家认证。在装填量更少的情况下,泉州石化自主研发的催化剂的性能与国外商业催化剂相当。
另外,王博士主持研制的一款高性能临氢异构化催化剂在自建微型反应装置上表现出优异的催化性能,优于国内专利报道水平。2016年,王博士更是提交专利技术交底书8篇。
王博士自身业务水平过硬的同时,也不忘培养年轻科研人员。为了使博士研究生尽快实现从学术环境到工业科技环境的过渡,早日承担、负责项目,王博士加强对科研人员的专业培训,从理论到实践逐步引导,让科研人员在较短时间完成思维转换。一切以科技成果应用为目标的工作思路让整个团队获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
对科研项目热爱,对青年人才的尽心培养,使王博士带领着团队一直在创新的道路上不断前进。似乎每隔一段时间,你就能听到他的科研新成果。
工匠精神,是敬业和荣誉,是将科研作为一项事业追求,一种精神荣耀,一次人生守望。
今天,有一批像王理博士一样有情怀、有担当、有理想的大国工匠,在中化的业务一线用不同方式呈现着工匠精神,奉献事业热忱。不断雕琢产品、改进设备、精益工艺……中化的大国工匠们用持久的创新享受着产品在双手中升华的过程。在喧嚣、浮躁的城市中,那些依然坚持的中化匠人们如一股清流,为大家带来一份追求纯粹的美好和朴质的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