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质量工作委员会联系我们   收藏本站   设为首页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学习专区 > 正文
[品牌故事2020]一切为了“战疫”的胜利
来源:中国石油石油化工研究院兰州化工研究中心 |作者:仇国贤、宋赛楠 |日期:2020-12-9

自古以来,我们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人的脊梁!--鲁迅


一切为了“战疫”的胜利

——中国石油石油化工研究院兰州化工研究中心聚丙烯熔喷料研发生产纪实

中国石油石油化工研究院兰州化工研究中心 仇国贤、宋赛楠

4月3日,用中国石油石油化工研究院兰州化工研究中心研发生产的聚丙烯熔喷料PPM-151制成的PNK95熔喷布,经权威部门检测合格后发往兰州石化口罩生产基地。正在生产现场忙碌的兰州化工研究中心干部员工,在得知这一喜讯后,情不自禁地热烈鼓掌。中心主任龚光碧高兴地说,“在炼化分公司和石化院的领导下,我们迎难而上,继承和发扬铁人精神、大庆精神,在非常时期敢于担当,圆满地完成了集团公司党组交给我们的这项政治任务。实践证明,兰州中心是一个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光荣集体!”


面对疫情 勇挑重担


春节前夕,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打乱了每个中国人的生活节奏。

面对来势汹汹的病毒,口罩成了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生活必需品,但口罩供不应求,全国紧缺,各地口罩、防护服等防护用品告急,生产个人防护用品的原材料告急……

医用口罩防护的核心是熔喷布,其是由聚丙烯熔喷料生产而来,熔喷料、熔喷布的生产是口罩生产的前期原料。

疫情当前,非常时期,中国石油迅速组织下属企业进行聚丙烯熔喷专用料、熔喷布、口罩的全产业链攻关。

由于中国石油过去从未生产过聚丙烯熔喷专用料,2月10日,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炼化分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杨继钢同志紧急向石油化工研究院下达了科研攻关任务。

接到任务后,石油化工研究院即刻成立了由党委书记、院长何盛宝同志挂帅,院部各部门参加的联合工作组,组织全院的相关技术人员放弃节日休息投入到前期的准备工作中去。经过慎重研究,院党委把这项艰巨的政治任务交给了兰州中心,要求该中心必须要以高度负责的政治态度、勇挑重担的主人公精神,在非常时期、用超常规手段、高质量地完成聚丙烯熔喷专用料的研发和生产任务。

接到研发生产任务后,兰州化工研究中心主任龚光碧立即与主管副主任徐人威一边研究攻关事宜,一边迅速组织聚烯烃领域技术骨干和机关部门的负责人连夜召开动员会,部置任务。龚光碧主任语重心长地对大家说,“全院员工在看着我们,百万石油人在期待着我们,全国人民在等待着我们。在这个关键的时刻,有条件要干,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干,决不能辜负党组的期望。”

面对艰巨的任务,徐人威副主任引导领域员工正确认识此次任务的重大意义,把熔喷料的攻关任务当着一次难得的机遇,发扬聚烯烃团队 “勇挑重担、埋头骨干、坚韧不拔、不辱使命”的奋斗精神,在拼搏奉献中锻炼队伍、积累技术、补齐产业化短板,构建起中国石油高端聚烯烃产品后加工应用技术平台,为聚烯烃业务高质量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聚烯烃研究副所长李广全说,“过去所里从没有开展过聚丙烯熔喷专用料的研发,也没有从事过聚丙烯熔喷专用料的生产经验。”平地起高楼,难度可想而知。

针对时间紧、任务重的现状,徐人威副主任迅速组织聚烯烃领域领导干部和技术骨干进行研讨,根据时间节点,倒排工作计划,落实“高、严、细、实”的工作作风,对工作进行了梳理和细化分解,成立技术攻关组、生产运行组和条件保障组等三个小组,明确任务分工、责任到人,齐头并进,分别进行熔喷料技术攻关、关键设备采购、厂房洁净化处理、生产准备以及分析检测等各项工作。

主管科研的副所长、党支部书记谢昕说,“我们采用环保型过氧化物作为降解剂,通过对螺杆组态的分析,精确设定挤出机各段的温度和物料在螺杆中的停留时间,实现对聚合物降解反应的有序可控。通过深入认识挥发物的组成及其性能特点,设计开发出挥发份物质脱除工艺技术,使产品具有VOC含量低、气味小等优点。”

为了高效地推进工作的开展,龚光碧主任、徐人威副主任每天早上8点30分召开工作协调会,现场办公,及时解决研发及生产过程中的困难和问题。每天还将工作情况及时向院部报告,对工作中存在的困难石油化工研究院都给予全力的支持。


三合理念 其利断金


为了早日生产出国家急需的防控物资,履行好央企的责任供应,兰州中心落实“整体融合、有机结合、相互配合”的“三合”理念,集中心之力谱写了一曲团结协作的新时代之歌。

中心机关各部门全力以赴支持熔喷料的开发,要人给人,要物给物,形成了“一盘棋”、“一股绳”的攻坚格局。在课题组研发之中,针对医用口罩要求材料具有优良的性能与低气味的特点,制定了系统的试验方案,通过8天的昼夜奋战,于2月28日攻克了聚丙烯熔喷料在熔融指数达到时出现的气味大、发脆及黄变等技术难点,创纪录地完成关键设备采购谈判、双螺杆挤出机安装及实现运行生产。

技术攻关组在技术专家杨世元副所长的组织下,根据熔喷料超高流动的特性,一边结合自己多年工作经验、查找资料研究技术难题,一边开展挤出造粒试验摸索工艺条件。聚丙烯熔喷料是通过化学、机械剪切和热力场等复杂的物理和化学作用得到的熔融指数1500 g/10min左右的特殊材料。在研究与开发中面临化学、机械剪切使材料性能劣化等诸多难题。为了确定最佳的生产工艺参数,每天要开展十几次配方试验,得到样品的反馈结果后,又马上研究存在问题的解决方法,制定下一步的试验方案,每天连续工作超过16个小时。提前复工的段宏义和其爱人无暇顾及年幼的孩子。为了工作,他们把外地的父母请到家中照看孩子,全身心地投入科研攻关,在最紧张的时候他连续两天两夜奋战在实验室。

生产运行组在组长李广全的带领下,针对医用口罩要求材料具有优良的性能与低气味的特点,制定了系统的试验生产方案,通过一周的昼夜奋战,于2月28日攻克了聚丙烯熔喷料在熔融指数达到时出现的气味大、发脆及黄变等技术难点,创造性地完成关键设备采购谈判、双螺杆挤出机安装及实现运行生产。

生产线上还有一些富有经验的年过五旬的老同志,别看他们年龄大,可干起活来一点也不含糊,拆除旧设备,铺设新管线,给厂房进行洁净化处理,配合厂家进行设备安装,一干就是一整天。即将退休的姜立刚、宫国平每天和年轻人一起熬夜加班,经常因为晚上回家太晚而被锁在小区外面回不了家。

在熔喷料紧急攻关的日子里,条件保障组在中心条件保障部刘鹏部长的组织下,积极开展设备调研选型、联系厂家、签订采购协议、落实跟踪设备、跟进设备到货安装等工作。当时正逢春节期间,再加上全国都在上熔喷料生产线,设备十分紧张。刘鹏与条件保障部任锋等同志想尽千方百计、费尽千言万语,克服重重困难,及时将省内唯一的一套关键设备--双螺杆挤出机运到生产现场。金鼎铭因连续长时间工作,缺少睡眠,导致身体过度疲劳,出现低烧,被领导“责令”回家休息,他才离开工作岗位。

具有超高熔指的熔喷料无法用现有熔融指数仪进行测试。使用常规口模测试时,往往数据还没取上,物料早已流光。分析测试组的樊洁通过查阅理论书籍,检索文献,经过反复测试检验,迅速建立了熔喷料的熔指测试方法,制订出具体的测试流程,确保了测量精度。她把自己研究出来的高熔指聚合物测试方法,毫无保留地分享给其他同志,保证了测试数据的可靠准确。


迎难而上 敢打硬仗


2月23日,科研人员一举攻克了聚丙烯降解过程中熔融指数波动以及残余过氧化物不可控的技术难题,完成熔喷料生产工艺的定型,同时确定了生产方案。

2月27日凌晨四时许,在龚光碧主任、徐人威副主任的见证下,在刘鹏部长的组织下,双螺杆挤出机和切粒系统的安装并调试成功。

2月28日,日产3吨的生产线一次试车成功,生产出国家急需的PPM-151聚丙烯熔喷专用料。经过检测,产品熔指稳定在1500g/10min左右,灰分<100ppm,黄色指数<2,分子量分布在2.8左右。

兰州化工研究中心自技术定型后,仅用7天的时间就完成了试生产方案审批、设备安装调试、人员上岗培训等系统准备工作。

虽然PPM-151聚丙烯熔喷专用料生产出来了,但还存在挥发份数值偏高的问题。如何降低熔喷料的挥发份,成了参战干部员工的“拦路虎”。

徐人威副主任组织科研人员迅速行动起来,一面查文献,一面与专利商进行技术交流,24小时“连轴转”。

经过科学的试验,科研人员找到了问题的症结,生产线需要上马一台脱除挥发份的实验装置。

当时,全国在封城封路的“战疫”关键期。怎么办?在股份公司、炼化分公司、石化院领导的支持下,特事特办,马上批准兰州中心的技改方案。

刘鹏组织条件保障部同志督促专利商早日发货,确保10天内完成脱挥单元建设。

由于没有原料后处理经验,脱挥试验的结果一直都不理想。

3月5日,快夜里12点了。守在生产现场与大家一同查找问题的,看着疲惫的员工,实在是不忍心,督促大家回家休息。在回家的路上,他想到了一个方法,他停下车,给李广全打电话。李广全开着车走走停停,也在思考着这个难题。在空旷的道路上,在城市的二个方向,两个人坐在各自的车里又研究起遇到的技术问题……回到家里,已经是第二天的2点多了。

3月6日早上,李广全依据与龚光碧主任商量的办法,组织进行试验。生产出产品经检测,各项技术性能指标全部合格,挥发份含量低于0.16%,气味达到3.5级、Voc低至50ppm,具有熔指高、挥发份少、气味低等特点。

至此,由中国石油自主研发生产的PPM-151聚丙烯熔喷专用料获得成功。

3月14日,由兰州化工研究中心生产的聚丙烯(PP)熔喷专用料PPM-151顺利出厂。

3月22日,PPM-151聚丙烯熔喷专用料在成都铂昊顺利生产出合格熔喷布,效果良好。

3月27日,共计3吨的熔喷料PPM-151,在金亿纶新材料科技(廊坊)有限公司进行工业应用,石化院党委书记、院长何盛宝同志带领院部相关人员亲临厂家指导熔喷布生产试验。经连续三天的试生产,PPM-151的各项技术经济指标明显优于市场上其它厂家的产品,加工性能好、产率达到95%以上,过滤效率超过96%,且纤维直径均匀,质量明显优于PNK95口罩的国家标准。金亿纶公司对中国石油石油化工研究院的技术能力和产品质量给予了高度评价。

目前,PPM-151聚丙烯熔喷专用料生产线满负荷生产。

李广全自豪地说,“我们每天生产的3吨专用料,可生产出12万平方米的熔喷布,保守估计也能制造70万个一次性口罩,为全国的‘战疫'胜利做出了石油人的新贡献。”

谈起这次体会,兰州化工研究中心主任龚光碧说,“我们弘扬新时期以‘苦干实干、三老四严’为核心的‘石油精神’,通过PPM-151聚丙烯熔喷专用料的研发,建立起从科研开发、生产、加工应用一体化的高端聚丙烯专用料创新平台,打造出高水平的新产品研发与生产基地,为中国石油高端聚烯烃产品开发如何更紧密地贴合市场、服务客户探索出一种全新的研发模式,为中国石油和全国夺取疫情防控和高质量发展双胜利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联系电话:010-84885418、84885339、84885009 电子邮箱:hgscb5009@126.com
联系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安慧里四区16号楼518室
主办单位: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质量工作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