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质量工作委员会联系我们   收藏本站   设为首页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学习专区 > 正文
[品牌故事2020]我们在行动
来源:兖矿新疆能化有限公司 |日期:2020-12-10

我们在行动!

——兖矿新疆能化有限公司抗击疫情工作侧记


临近春节,往年这个时候是驻外职工匆匆忙忙回家团聚的时候,而今年一场众人意想不到却携手抗击疫情的硬仗在大美新疆的天山脚下——兖矿新疆能化公司打响。

在这个没有硝烟的战场上,有时时出现“温暖如春”的“女志愿者”;有主动请缨到一线封闭管理的“化工战士”,有“抗击疫情”爱心捐助的大爱无疆的“最美兖新人”;有节日坚守岗位的“夫妻一家人”……他们把节日最好的时光和最美的身影留在了战“疫”最前线。


疫情一线 我们防控有力


1月23日下午,兖矿集团公司疫情防控视频会议后,新疆能化公司立即行动起来,积极要求各级组织全面落实防控工作要求,以强有力举措保障公司稳定和职工生命健康。

为切实做好疫情防控基础工作,能化公司成立督导组,每天到煤化工公司各个网点督导疫情防控工作,指导厂在率先落实好疫情防控措施的基础上,切实关心好坚守抗击疫情岗位的一线人员。 同时,发出倡议书,号召大家强化责任担当,落实防控举措,做好自我防护,戮力同心,共克时艰,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2月7日,新疆能化公司积极组织开展“抗击疫情”爱心捐款活动。仅一天时间,公司1485名职工就捐款 236150元。

2月8日,组织专门人员在元宵节一天三顿为地面职工送上热气腾腾的元宵和精美的饭菜,还为一线职工每人送去装有苹果、方便面、牛奶、梨子等用品的大礼包。

2月8日一大早,能化公司一班人及时赶到刚刚“封闭管理”的煤化工公司慰问走访,冒雪为坚守的职工们送上口罩、消毒液、测温仪等防护用品和部分食品。

2月19日,启动服务职工的四个“一”暖心工程(即为在抗“疫”和生产一线的离家驻厂员工每天发放一袋牛奶、一个苹果、一个鸡蛋、一副口罩),以保障员工身心健康。

2月20日,以《新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及相关呼吸道传染病防治知识130问》为内容,组织开展了“新型肺炎防治知识云竞赛”,共同学习防疫知识,提高抗击疫情的能力。

2月24日,青年志愿者理发服务队成立,解决了“封闭管理”职工们的“头”等大事。

3月5日开始,女青年志愿者们每天放弃班后休息,分班到单身公寓,为持续坚持在抗疫、保供一线的职工换洗被褥、缝补纽扣,向坚守岗位的职工家属发放慰问信等,解除了职工们的后顾之忧,为公司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全胜提供良好“后勤”保障。

从生产一线到后勤岗点,从公司机关到生产工厂……一大批党团员、青年志愿者,正奋力守护着职工群众的健康和生命安全,全力构筑疫情防控的坚固防线。各级领导干部主动担当志愿者、宣传员、后勤兵,团结带领广大职工积极投身疫情防控工作,有力地保证了防疫工作的科学实施。


复工复产 我们大义担当


“到了,到了!”313日零点刚过,随着煤化工公司最后一批包机返岗的14名员工安全抵达乌鲁木齐地窝堡机场后,兖矿新疆能化公司所属单位四批311名员工包机分别从青岛、济南、兰州等地全部安全返疆。

为解决疆外年轻员工返岗难问题,新疆能化公司启动24小时高效运转模式,对接政策、摸排需求、组织返岗环节“不过夜、不过班”,确保了此次包机返岗实现“点对点”、“一站式”服务。由公司安排车辆专程接送返岗员工由所在地前往机场,途中不与外界接触,到机场后直接搭乘包机直飞乌鲁木齐,避免中转停留,实现了精准摸排返岗需求和输出地输入地有序有效衔接,整个过程运转不到20小时,全力开启返岗复工“加速键”。

“为确保疫情防控期间南疆春耕的需求,我们克服因节日假期和疫情滞留疆外职工较多、现场留勤人员少以及生产原材料储备有限等不利因素,双管齐下,两手抓两手硬两不误,不仅坚定不移打赢了疫情防控阻击战和提产保供攻坚战,而且还科学组织人员返岗,为新疆地区源源不断地提供了良好的化工能源支持,展现出国有企业应有的担当和责任。”新疆能化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刘心广如是说。

复产期间,能化公司下发《坚定不移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和提产保供攻坚战倡议书》800份。公司发出号召、车间积极响应、员工争相报名,在人员不足的情况下,煤化工公司在保持正常生产的同时,创出了日产尿素1965吨的新纪录。


生产一线 我们砥砺前行


8小时封厂行动

2月5日凌晨030,煤化工公司接到所在工业园区紧急会议通知,根据驻地政府疫情部署,要求自25日起停止发送通勤车,所有厂内人员封闭式管理14天。

没有地方住,食堂难以满足餐食供应,双职工怎么办......种种问题扑面而来。而且,完成此项任务的时间只有不到一天,使该公司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考验。

然而,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保供就是使命,能化公司作为国有企业,承担着为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平稳发展提供能源保障的重要职责。

“我报名,让我去”!越是困难时刻,越能见证守望相助的真情;越是紧要关头,越要凝聚同舟共济的力量。紧急任务当前,公司员工表现出了极高的政治觉悟和大局意识,积极踊跃报名留勤。375名在册职工与消防、保安、工程公司等外协单位留勤人员一道,总计552人挺身而出,站成了一道坚决抗击疫情、保障安全生产的“逆行”钢铁防线。251930,该公司发往乌鲁木齐市区的班车正式停运,厂区在8小时内顺利地实现了全封闭式管理。


破冰行动八小时

针对封闭管理期间驻厂人员不足、疫情防控、安全生产压力陡增等诸多困难。

2月12日,由于新疆的昼夜温差较大,白天气温回升,厂区积雪逐渐融化,到夜间遇低温又凝结成积冰,给防疫工作和安全生产带来了极大的隐患。得知情况,该公司领导一班人身先士卒、分片包干,带着一众“抗疫情保生产”志愿者分散到各个界区集中清理积冰、疏通道路。

“工具不够,号子来凑”。尽管清冰现场缺人、少工具,大家伙一字排开,喊着震天的号子,用铁锹铲、用铁镐砸、用自制工具敲,伴随着挖掘机“笃笃笃”的开路声,在零下30多度的冰天雪地里楞是以少敌多,干出了大阵仗。经过近8个小时的奋战,志愿者们从日头下的热火朝天干到入夜的冷风刺骨,终于将厂区路面厚厚的冰层尽数清理干净。

与你并肩抗疫—我不孤单

是夫妻,亦是战友。虽然都驻厂,但两人各自坚守在工作岗位上,好几天都见不上一次面,只能通过微信互道一声平安。有时,见了面,就会有人开他们的玩笑:你俩都来,家不要了?他俩总说,没有大家,哪有小家,等疫情过去,整个大中国都是咱的家,想去哪去哪。

她是甲醇车间主操赵越,他是气化车间班长范川川,封闭管理期间,他们原本有一人可以留在家照顾两岁的孩子。可厂里系统开车在即,探亲员工未能及时到岗,特殊原因导致车间驻厂人员缺口较大,尤其是有丰富经验的控制室主操。一番抉择,夫妻俩毅然决定将孩子留给年迈的婆婆照顾,一同返厂奔赴抗疫情、保生产一线。

返岗时,正值低温甲醇洗开车,赵越上完白班只休息三个小时,便继续回到岗位上为系统开车助力。丈夫范川川更忙,作为班长,他一边要维护生产稳定,一边还要担负起班组防疫责任,测量体温、杀菌消毒、防控信息汇总、心理疏导,一天下来,有时连饭都顾不上吃。他总是对妻子赵越心怀愧疚,平日里就因为忙工作在一起的时间很少,眼下更是没见过几面,不能及时安抚妻子因长时间离家带来的焦虑。可赵越却反过来安慰他,虽然不见面,但一想到我们是在并肩作战,就更加有战胜疫情的信心。他俩还约好,只要不当班,每天晚上10点都跟家里的孩子、老人视频,家里吃的还够不够,孩子听不听话,简单的询问,疏解的是不能陪伴的愧疚。都说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对于无数在抗疫一线的夫妻档来说,虽然疫情让他们和家人暂时分开,但是这份舍小家顾大家的主人翁精神,让他们在这场战疫中用实际行动诠释了爱情最美的样子。


春暖花开 我们携手相伴


2月11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常委、常务副主席张春林到煤化工公司检查,高度称赞其疫情防控和提产保供工作。

2月13日,《新疆日报》、电视台等媒体记者来到新疆煤化工公司,就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进行专题采访报道。

2月26日,新疆电视台和乌鲁木齐市电视台对煤化工公司坚守岗位、主动扛责,确保了疫情防控和稳产高产“两不误”,创出尿素系统日产1965吨的新纪录进行了深入报道。

3月18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防疫指挥部督导组组长谢斌,到新疆煤化工公司督导疫情防控、复工复产及优惠政策落实等工作。

3月23日,能化公司疫情防控宣传报道组受到新疆自治区和国资委的表扬。疫控期间,该小组共发表宣传稿件80余篇,其中《因为有你》《包机返岗!兖矿新疆能化复产复工亮大招》《新疆能化做好狙击疫情“绣花功”》等一批反映疫情防控、保产保供、复工复产等经验做法在《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工作通讯》、新疆日报、中国能源网、中国企业网、大众日报、齐鲁晚报、山东国资、新疆广播网、乌鲁木齐晚报等媒体上刊登,反响良好。

“尽管身在疫情防治一线,尽管也不知随着疫情的变化还要继续多少天,能化公司员工以厂为家、共克时艰,以“舍小家、顾大家”的主人翁意识,彰显了国企员工的家国情怀和国企担当,为新疆煤化一体综合发展基地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能化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王绪友饱含激情地说。

是啊, 正如他(她)们所说:“坚守岗位,杜绝疫情,安全生产,保证供应,就是最大的爱国!”


联系电话:010-84885418、84885339、84885009 电子邮箱:hgscb5009@126.com
联系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安慧里四区16号楼518室
主办单位: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质量工作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