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质量工作委员会联系我们   收藏本站   设为首页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学习专区 > 正文
一家三代党员传承百年初心
来源:延长油田股份有限公司七里村采油厂 |作者:刘亚萍 |日期:2021-9-24

 一家三代党员传承百年初心

陕西延长石油集团延长油田七里村采油厂 刘亚萍

在七里村采油厂有这样一个红色大家庭,一家三代7位党员相继投身党的事业,传承百年初心。从烽火连天的革命岁月到火热的新中国建设时代再到和平盛世一共跨越了90年的血脉传承。虽然他们没有轰轰烈烈的事迹,但他们却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那是什么让红色基因在这个党员之家薪火相传?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让我们走进这个红色之家--七里村采油厂女职委主任徐润梅的家庭,倾听三代党员初心传承的故事。

第一代党员徐少成:坚定信念,永远跟党走!

“‘坚定信念,永远跟党走!’是我爷爷为我们留下的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徐润梅说。

徐润梅的爷爷徐少成1899年出生在贵州省大方县一个贫苦农民家庭。由于当时的晚清政府腐朽无能,对外丧权辱国,对内盘剥民众,少年时的徐少成过着饥寒交迫、居无定所的生活,从小就埋下了反抗的意识和斗争的意志。

1930年,由于连年的军阀混战和自然灾害,民不聊生。正值壮年的徐少成迫于生计,离开家乡来到川黔铁路修筑工地修筑铁路。在川黔铁路修筑工地,徐少成和修筑铁路的工人们过着暗无天日的人间地狱生活,他们每天的劳动时间一般都在十至十二个小时,有时长达十六、七个小时。但是工资却极其微薄,克扣工资的事情时有发生,拖欠薪资更是常事,还经常受到工头们的任意虐待、打骂和惩罚。哪里有压迫,哪有里就有反抗,在忍无可忍的状况下,徐少成带领工人们杀死了两个工头,投奔了贺龙领导的红军。

   在贺龙的部队,由于徐少成一心向党、听从指挥、作战勇敢,1931年被批准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并担任了连长一职。

1934年,红军攻打滬县县城。由于敌人早有准备,防守极严,这场战斗打的很艰难。在激烈的战斗中,一颗子弹从徐少成的下巴射入,从脖子后面穿出,但他没有惧怕,依然在战场与敌人浴血奋战。经过激烈战斗,徐少成和战友们一举攻下县城,但这场战斗中他的下颌骨严重创伤,右大腿也被炸伤,后被认定为三等甲级残废军人。

1935年,徐少成跟随部队爬雪山、过草地,历经二万五千里长征到达陕北。期间接受了战火硝烟的洗礼、经历了饥饿、寒冷、伤病和死亡的威胁,但这些都没能阻挡住徐少成跟着党前进的脚步,他依靠对党和革命事业的坚定信念和无限忠诚走完了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徐少成参加了著名的百团大战。在百团大战中,徐少成发扬共产党人不怕困难、不怕牺牲的精神在战场与日寇殊死搏斗。在一次战役中,弹片炸开了他的肚子,肠子流了出来,徐少成丝毫没有在意,他勇敢地把肠子塞回到肚子,用皮带扎紧后与敌人继续战斗,直至战斗胜利。战斗结束后,徐少成才来到医院,由于当时部队的医疗条件有限,以致后来落下终身残疾。

部队在山西驻扎时,一次当地暴发山洪,徐少成和战友们在山洪中抢救出不少老百姓。其中一个被救的老大爷为了感谢徐少成的救命之恩,送给徐少成一套兽医书籍。徐少成百般推辞不下,只好收下,并潜心钻研,学到了一手高超兽医治疗医术。从此以后,部队运输队的骡马只要生了病都由徐少成来治疗,往往都是手到病除。徐少成还研究中医,一次部队流行疟疾,部队医院没有奎宁,部队首长让徐少成想办法,徐少成就利用平时学到的中医知识,采了不少对症的草药,煮好后让大家喝,竟然全部治好得了疟疾病的战友们。

1949年,徐少成所在部队听从党的安排,从山西划转到兵工十三厂参与原油生产建设。徐少成作任原油运输队分队长,带领大家排除万难保障了油厂运输工作正常开展,为支援解放战争的胜利立下了功劳。

1952年,徐少成转业到延长油矿工作。新中国成立后,延长油矿迅速投入正常生产,徐少成以更加饱满的革命热情投入到火热的石油生产建设中直至退休。

退休后的徐少成时刻牢记入党初心,用自己的一己之长为当地村民的牲畜治病,时常是有求必应,从不要报酬,深受当地百姓的爱戴。

1969年,徐少成病逝于陕西延长县,享年70岁。虽然他已经去逝将近半个世纪,但他给留后人的宝贵精神财富却是永存的。

第二代党员王淑芳:党叫干啥就干啥!

“什么是共产党员?共产党员就是无条件地坚决听从党的指挥,党叫干啥就干啥,哪里需要就到哪里去,越是艰难越向前!”今年71岁的党员王淑芳说。王淑芳是徐润梅的妈妈,是这个红色家庭的第二代党员。

在热火朝天的石油生产建设年代,王淑芳信奉的是“党叫干啥就干啥”。在工作中坚决服从组织安排,先后在采油队从事过抽油工、统计和人事员工作,直至退休。

在工作中,王淑芳牢牢记着自己是红军的后代,是一名共产党员,时时处处都走在最前面。

1977年,延长油矿遭遇百年不遇的洪水,井场、道路被冲毁,油井被淹没、设备被冲走、输电线路被破坏,生产被迫停止。在形势十分危急的情况下,王淑芳不顾个人安危和工友们一起抢救国家财产。洪水过后,她又将年幼的儿女锁在家里,冲锋在生产自救的现场,直到生产全部恢复。由于在抗洪救灾中表现突出,王淑芳被评为“抗洪抢险恢复生产模范”。在表彰大会上,王淑芳不但披带大红花站到主席台上,还被奖励了一本《毛泽东选集》第五卷。这本《毛泽东选集》第五卷现在还被王淑芳老人珍藏着。

工作三十多年来,王淑芳从不计较个人得失,总是在自己的岗位的默默无闻奉献着,凭着优秀的品质和高超的业务能力,不但连年获得单位的先进工作者、三八红旗手,而且还多次被单位评为优秀共产党员。

第三代党员徐润梅: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

在七里村采油厂“321”石油文化三个阵地的职工文体活动室,这个红色家庭的第三代党员徐润梅正在筹备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女工手工作品展。为了筹备好这项工作,徐润梅已经忙碌了十多天了,在这十多天里她废寝忘食,每天都是十点以后回家。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回顾中国共产党艰苦卓绝的创业历程,弘扬红色文化,徐润梅组织开展了“巾帼心向党 巧手绣辉煌”为主题的手工作品展,经过近20多天的征集,共收到139幅作品。

“这些手工作品不仅传递着百年老厂2000多石油儿女对美好生活与工作的表达,更是为建党一百周年献上的美好祝福,虽然很累,但是累得很有价值。”徐润梅说。

今年48岁的徐润梅是一位有着10年党龄的党员,作为红色家庭的第三代党员,她早已将红色基因融入血脉。自1994年参加工作以来,她干一行,爱一行,总是把每一项工作做到尽善尽美。曾先后获得过陕西省国资委优秀团干部、延安市巾帼标兵、油田公司先进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

“未来的路还很长,我会以爷爷、妈妈为榜样,牢记他们的叮嘱,努力学习,认真工作,忠于党,听党话,跟党走!同时我也要引导正在茁壮成长中的第四代积极向党组织靠拢,让红色基因在我们这个家族代代相传。”徐润梅说道。

心中有信念,脚下有力量,三代人的前赴后继,90年的薪火相传。虽然徐润梅一家三代党员的入党的誓词有些不同,但跟党走的决心不变,为民造福的初心不变。无论时代如何变迁,无论身处何时何地,他们始终没有忘当初的誓言,始终与党和国家的发展同向同行,把自己的命运与祖国的前途紧紧联系在一起,并为之奋斗终身,代代传承。(刘亚萍)

联系电话:010-84885418、84885339、84885009 电子邮箱:hgscb5009@126.com
联系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安慧里四区16号楼518室
主办单位: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质量工作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