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信息
一个“老海油”三四事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 胡春雷
我爱人的姥爷也是我的姥爷,名叫王志怀,今年93岁,是一个老兵,更是一名“老海油”。他是一个有故事的人:
(一)、参军入朝
姥爷是苦孩子出身。他祖籍湖南新邵县,出生在一个贫苦的劳动人民家庭,当时家中仅有几亩改良的山田,靠天吃饭。据说,他结婚时的彩礼是向亲戚、乡亲借的钱,婚房更是非常简陋。他婚后第一个孩子是个女孩,就是我现在的岳母。当时全国刚解放,积贫积弱,百废待兴,姥爷全家生活很困难,家里人是吃了上顿没下顿,村里因为吃不上饭而挨饿的很多。1949年,姥爷与其父母商量参军,一方面报效国家,一方面为了能够给家人多省点口粮,家里人经过多次商议才同意他参军。经过体检和政审,姥爷顺利入伍。令人想不到的是,军队上集训之后,他们这一批年轻的新兵蛋子于1950年跨过鸭绿江,直接入朝参战!听姥爷后来讲,他是陆军兵种,专业是汽车兵,负责前线物资的补给转运和伤病员的回撤,敌人的炮火就在身边和头上,经历了很多生与死的考验,也见证了抗美援朝那段可歌可泣的伟大历史。他常说,能够活下来,是老天爷的眷顾。去年,他收到了政府颁发的“抗美援朝70周年”纪念章,抚摸着奖章久久没有说话,一个人在屋里关着门半天不出来。
(二)、6年找油未回家
1952年朝鲜战争结束后,姥爷和战友们光荣回国,根据组织上的安排参加了新中国石油大会战,成了一名石油兵,放下了枪杆子、拿起了钻杆子。在今后的几年里,他在组织的安排下转战玉门、大庆、德州、沧州等地为祖国找石油,最后落脚大港油田641指挥部,工作从发电工、泵工、钻工到机修工等。工作地点换了好几个,工种也换了好几个,正如那句话,“我是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石油会战的过程中,姥爷有6年没有回过家,6年没有见过他的第一个孩子-我的岳母。当时她第一次见到自己的父亲的时候就哭了,无论怎么哄就是不叫爸爸,最后在姥姥的帮助下,姥爷把女儿抱到小商店买了一些糖块,女儿才慢慢开口叫了爸爸。后来,姥爷虽然有机会去外地任职,但是为了跟子女们生活在一起他都放弃了。6年转战在外, 6年的思乡恋家之情,在姥爷的心中可想而知。我经常感叹,那一代人,是为了现在的人而奋斗的。
(三)、海上战天斗地
第一代海油人,绝对是战天斗地。据姥爷讲,1967年海上开钻时是个冬天,当时零下20-30度,寒风呼啸、滴水成冰,穿着厚厚的棉袄棉裤站在井架上工作就跟没穿衣服似的,钻井液打湿的衣服冻成铁。眼睛被风吹的睁不开,睁开后眼睛一会又被泪水冻成冰,睁不开用茶缸子热水熏开,护目镜、挡风墙是后来才有了。平台上空间狭窄,他们住的是简易房通铺,晚上睡觉为了取暖大家经常挤在一起,没地方住的人只能睡在泥浆池里,有的人睡在机器旁的篷布上,一觉醒来有的人头发冻在铁板上,需要人帮忙才能爬起来。固井时,由于泥浆比重不够,他们有人跳进泥浆池用身体搅拌,经过身体的搅拌比重达标,彻头彻尾一个“铁人王进喜”。当时海面结冰,船舶运输补给受阻,他们吃的是萝卜白菜土豆子,喝的水是雪水。曾经有一次海上钻井期间,海上发生了40年未遇的风暴潮,井场的物资被海水卷走了,导管架让海冰压弯了,钻井平台发生倾斜,海冰顺着导管架往上爬,50多人躲在航标灯旁边的避难所里逃过一劫,后来是中央首长下令动用直升机才将他们安全撤离。海上恶劣的环境、繁重的工作,无时无刻不在考验着每一个人的党性和韧性。那个年代的海油人,面对各种各样的困难险阻并没有退却,“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他们无私忘我的为祖国献石油。
当钻井成功的时候,他们已经几十天没有洗脸刷牙刮胡子,更别说洗澡了。出油的时候,他们拥抱在一起哭了起来,那是激动的泪水、兴奋的泪水,更是骄傲的泪水。拥抱在一起时,他们的胡子扎在对方的脸上了,互相对视都笑了,然后接着哭、接着笑。那是一个什么样的年代啊!
(四)佩戴党徽
姥爷是在军队上光荣入党的,至今党龄几十年,比我岁数都大。2000年我见他的时候他已经退休在家,喜欢看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我经常看到他戴着党徽以军人的坐姿看新闻,了解国家大事,这给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因为那些年人们还不是经常佩戴党徽的。这些年,他喜欢穿中山装了,一年到头大部分时间穿中山装,左胸前一直戴着党徽,即使出席一些正式场合也是这样的,不让更换穿中山装、佩戴党徽的风格。我曾好奇的问他原因,他说:“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我,更没有你们今天的幸福生活,不能忘本啊! 我这个样子是提醒自己是党的人,是组织上培养了我” 。
是啊,佩戴党徽是有重要意义的。中国共产党党徽是镰刀和锤头组成的图案,是中国共产党的象征和标志。佩戴党徽,就是彰显共产党人的使命和担当,把党和老百姓的利益装在心里,同时提醒自己一言一行都要经得住考验,使自己始终不忘党员身份,言论行为与党中央保持一致,听党的话,跟党走。从这一点上,我理解了姥爷的初心。
平常,姥爷生活非常朴素,吃的用的都非常节俭,从不铺张浪费。据家人们讲,姥爷的退休金资助了很多人,尤其是老家的人。“吃水不忘挖井人”,这句话在他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
姥爷是个普通人,是一名老党员,在我们晚辈心里他却是个传奇人物,他把最美的青春都献给了党、国家和海油,受人尊敬。从姥爷身上我看到了老一辈共产党员的党性,也看到了老一辈海油人爱国、担当、奋斗、创业的海油精神,它是海油人用生命和芳华一代代沉淀的结果,也因此我们必须用生命来传承和弘扬。在建党100周年之际,我们发自内心的向无数先烈们致敬,向老一辈海油人致敬,向奋斗在海油一线的员新老员工们致敬,无论过去还是将来,他们是我们心中最可爱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