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质量工作委员会联系我们   收藏本站   设为首页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学习专区 > 正文
一家化工企业的美丽“蝶变”
来源:湖北兴发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作者:文绍华 |日期:2021-9-24

  一家化工企业的美丽“蝶变”

湖北兴发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文绍华

 

高污染、高排放、岗位苦脏累,一度时期曾经是传统化工企业的代名词,然而,这一切在拥有30多年生产历史的湖北宜昌兴发集团,正在发生美丽的“蝶变”:资源使用量大大减少了,产品附加值高了,所有园区没有障眼的烟气和粉尘,没有刺鼻的异味,处处花团锦族、四季如春的景象。

上世纪80年代,兴发集团依托水电、矿山资源发展磷化工加工企业,分公司遍布重庆、贵州、新疆、内蒙等10多个省份,年产能150万吨以上,成为中国最大精细磷酸盐生产与销售企业。但高速度发展不可避免带来资源过度开发和环境影响,近5年来,兴发集团自觉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两山”理念,控速度重治理,调结构抓创新,争当绿色化工和长江大保护先锋,洒下一路山水恋歌,书写出转型发展华章。

2018年4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湖北、重庆两地时亲临兴发集团宜昌新材料产业园,高度评价兴发集团为保护长江生态环境所做出的不懈努力,寄语兴发集团“在科学发展的道路上、在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上越办越好!”

一、从小装置到大循环,兴发集团淘汰落后产能,致力于资源永续利用

兴山电、矿资源丰富,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兴山人民依托当地丰富的电、矿资源,唱山水歌,走开发路,发展磷矿深加工产业,建成白沙河、刘草坡两座化工厂。一时间内,云南、贵州、四川等地也都掀起村村点火、处处冒烟的办厂热潮,但多数企业属于小装置、低产出的作坊式小厂,生产效能低下,唯有兴发集团率先建成华中第一炉——万吨黄磷电炉,综合效能位居行业领先水平。

进入本世纪初,湖北省政府要求以兴发集团为龙头,整合行业资源,打造全国最大磷化工龙头企业。兴发集团不负使命,走出宜昌、湖北,进军保康、重庆、贵州、江苏、内蒙古等省份,将这些作坊式小厂收归旗下。同时,大力实施“腾笼换鸟”工程,将1500吨的小黄磷电炉全部置换成万吨黄磷电炉,累计淘汰落后生产装置32套。

推倒小作坊,建设大园区,构建多元化产业融合发展大格局,兴发集团果断关闭了建设水平低、资源消耗大的几家化工厂,在宜昌市猇亭区建立了占地4000亩的化工园,仅这一个园区年销售收入达200亿元,相当于过去若干个分厂。

传统化工生产,各企业单打独斗,产品品种单一,兴发集团运用大园区构建多元化生产大格局,集并了有机硅、草甘膦、电子化学品三大产业集群,构建上、下游产业关系,实现资源循环化利用,大幅度降低了能源消耗,综合能耗年下降11.5%,年增效3亿元以上,成为全国石化行业循环经济典范。

二、从低排放到零排放,兴发集团铁腕治“三废”呵护绿水青山

兴发集团部分生产企业分布在长江沿线和支流香溪河畔,为了确保不让一滴污水流进长江,兴发集团不断探索节能减排新工艺、绿色环保新技术,不断提高清洁生产能力和水平。“十三五”时期,累计投资2亿多元持续不断地对靠近长江的化工企业开展环保治理工作,实现了废气全部回收利用、废水回收利用率98%、固废物利用率100%,直至环保“硬过关”。

兴发宜昌新材料产业园拥有13家成员企业,建设初期有一定的污水排入长江。2016年1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召开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时做出“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重要指示后。兴发集团以壮士断腕的决心拆除了沿江岸线的草甘膦、热电等32套生产装置,关停了亚磷酸二甲酯生产线。将过去排向长江的3个排污口全部关闭,投资10.7亿元对园区所有环保装置进行扩容升级改造,将生产污水处理能力提高到1.5倍,成为当时宜昌长江134家沿江治理企业中行动最快、效果突出的标杆。

宜都兴发绿色生态产业园曾经废水排放量难以控制,废弃物磷石膏利用成为一大难题。“十三五”时期,兴发按照“清水梯级利用,污水循环水回收使用”的原则,对工业废水处理系统累计进行了3次全面提档升级改进,最终实现清水、污水分流使用,所有排水沟由暗沟改为明沟,渗透水与雨水全部收集使用不外排,而且每年减少从长江中取水量120万立方米。

为了解决磷石膏处理难题,兴发集团引进专业化磷石膏利用生产企业入园,投资8570万元建成水泥缓剂、石膏粉、石膏砂浆、石膏砌块四条生产线,每年处理磷石膏固废物60万吨以上;2019年投资2亿元新上了石膏粉、玻化微珠、轻质石膏砂浆、无机防火保温板等四大产品生产线,实现了对磷石膏固废物的全部利用。

兴发集团32座小水电站被称之为深山“水电明珠”,这些小水电站充分利用了水能资源,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生态环境。兴发集团自我查找发展中的“短板”,由资源大开发转向环境大保护,投资亿元实施生态水泄放、生态修复、水利风景区建设三大工程,构筑13道生态坝,增加河道水面,打造水清、岸绿、鱼游美景;利用电站从半山腰引水发电的落差,将富余水流从悬崖峭壁上泄放到河谷中,形成“飞流直下三千尺”的瀑布景观。2019年5月,国际小水电联合会授予“国际小水电绿色发展示范基地”,绿色发展之路让兴发“水电明珠”名片更亮。

三、从“大路货”到“高精尖”,兴发集团不断推动产业升级

迈向价值链高端

兴发集团过去以生产工业级三聚磷酸钠、六偏磷酸钠、次磷酸钠等传统产品为主,产品附加值低。近几年来,兴发集团彻底改变传统的粗放经营方式,将这些工业级产品全部提升至食品级、电子级、医药级精细磷化工产品,每吨产品利润高出同等工业级产品的50%以上。其中:兴发开发的食品级六偏磷酸钠现已广泛应用到食品添加剂中;次磷酸钠由过去单纯用于电镀行业,转向石油勘探、有机合成工业、航空等新领域,仅此产品年产量过万吨,成为全球最大供应商,远销日本、韩国、意大利等国家和地区。不断开发新工艺、新产品,不断攀向全球产业链和价值链的高端,2018年至2020年3年间,累计用于开发微电子、有机硅新材料的投资额就达51.5亿元,累计开发新产品就达70多个,有5项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奖。

微电子新材料是芯片国产化的“卡”脖子产品。“十三五”时期,兴发集团自主开发了电子级磷酸、硫酸、氢氟酸、混配等系列产品,电子级磷酸、硫酸打破国外技术封锁,“芯片用超高纯电子级磷酸及高选择性蚀刻液生产关键技术”荣获2019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有机硅新材料广泛应用于电子、医疗、航空航天等领域。兴发集团经过多年来的发展,拥有有机硅单体年产能32万吨,开发了107、110特种硅橡胶等下游深加工产品,产品进入美国市场,启动了10万吨/年特种硅橡胶及硅油项目。与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合作,开展了半导体材料黑磷及其成套技术研发,推动磷化学工业由原料型向材料型发展,相关技术已经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坚持以科技创新推动行业发展和企业振兴,兴发集团精细磷化工产品已达15个系列、590多个品种,累计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15项,高端酸盐品质国际领先,漂粉精新工艺出口俄罗斯,醇相法甘氨酸工艺实现行业重大突破,有机硅产业步入国内行业第一梯队。

厚植绿色优势,转换新旧动能,激发创新活力,兴发集团走出了一条可持续、高质量发展之路,2020年实现销售收入405亿元、利税12.01亿元、出口创汇5.91亿美元,连续6年稳居中国企业500强行列。

厚植绿色优势,转换新旧动能,激发创新活力。进入“十四五”兴发集团将沿着绿色发展道路再发力,向销售收入600亿、早日建成世界一流精细化工企业的奋斗目标挺进!

 

联系电话:010-84885418、84885339、84885009 电子邮箱:hgscb5009@126.com
联系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安慧里四区16号楼518室
主办单位: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质量工作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