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信息
紧盯目标 逆境亦前行
——记中国化学工程第十四建设有限公司斯里兰卡项目部施工经理李长胜
中国化学工程第十四建设有限公司李晓娟
李长胜同志长期驻扎海外项目,坚守在施工一线,在树立央企海外精品工程形象,参与国家“一带一路”项目建设中,充分发挥了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尤其在海外疫情爆发蔓延期间,他身先士卒、站在前列,带头落实党中央和国务院国资委关于海外疫情防控的“两稳两争两保”任务,担负起疫情防控和施工生产的职责与使命,争做重点项目、难点任务攻坚的“排头兵”。
抓疫情防控,无所畏惧、敢为人先
2020年3月,新冠疫情开始在斯里兰卡境内爆发,李长胜所在的斯里兰卡卡图纳耶克班达拉奈克国际机场改扩建项目为斯里兰卡旅游业2017-2020年战略规划项目、国家重点项目,也是公司参与的“一带一路”项目。为及时有效的做好疫情防控工作,落实党中央和国务院国资委关于海外疫情防控的“两稳两争两保”任务,在中国化学集团公司党委的统一部署及公司党委的坚强领导下,斯里兰卡项目部结合所在地实际情况果断成立了疫情防控领导小组,李长胜同志任副组长。
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他没有慌乱,而是冷静地与疫情防控领导小组成员研究讨论,通过对形势的分析,一致认为斯里兰卡后期很可能会面临宵禁、带疫解封等特殊情况,口罩、防护服等防疫物资以及抗疫药品会极度缺乏。为赢得疫情防控阻击战的主动权,做好抗疫持久战的准备,李长胜同志积极动员当地外籍员工提供防疫物资资源信息并与当地多个华人交流群及时互动交流,第一时间获取防疫物资信息。同时,他加强与国内的沟通协调,通过小数量多批次邮寄等方式向项目部寄送防疫药品等资源为员工筑起了健康防护线。
有一天,他通过华人交流群得知在科伦坡有一批一次性医用口罩,欣喜若狂的他第一时间与对方取得了联系。口罩的资源信息虽然有了,但如何拿回这批口罩又成了最大的难题。鉴于当时的疫情形势,口罩商并不提供送货服务,需要项目部自行安排人员到指定地点取货。加之疫情严峻关头下,口罩是最稀缺、抢手的物资之一,随时都有可能被其他人买走,同时当地政府疫情期间施行宵禁和封闭管控,即使是到了指定地点也未必就能顺利取货。各种困难和疫情防控的顾虑萦绕心头,让李长胜心急如焚。然而,作为一名有着11年党龄的共产党员和项目主要负责人,当他看到项目员工因缺少防护用品紧张担心的神情,看到公司和当地政府不断送来的关切慰问,看到自己抽屉里那鲜红的“优秀共产党员”荣誉证书,他想起了当年入党时在党旗下郑重的宣誓,也认为自己不能愧于组织与人民的信任。为了项目人员的生命健康安全,他要去试一试。于是,李长胜同志自己毫不犹豫的请战去科伦坡取货,来不及做好自身防护就和司机踏上了取货的路途。经过漫长的行驶和等待,当他亲手拿到防疫物资的那一刻,对可能被疫情感染和交收货风险的担忧全部消失。这一批口罩是他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的担当体现,也是项目团队疫情防控的坚强后盾。截至目前,斯里兰卡首都机场改扩建项目无一人确诊或者疑似,对于这个结果,他说,付出再多也是值得的。
促施工生产,勇挑重担、主动作为
疫情防控的任务固然艰巨,但保质保量,按期完成项目建设任务体现央企担当,更事关“一带一路”建设中的国家形象,也丝毫不容松懈。由于斯里兰卡首都机场改扩建项目燃油区原有建筑物拆除前需要完成对燃油区临时柴油罐的移位,并且要确保在柴油罐移位过程中航空油加油车正常运行,机场正常供油。但这台柴油罐已在原来的位置上风吹日晒了将近20年,谁也不能保证原来的罐体阀门等附件材料是否还能继续安全使用,因此,这项工作也成了项目建设过程中的一项重难点任务。
为了推进项目工作开展,确保柴油罐在窗口期的顺利移位,李长胜同志挺身而出,主动接下了转移柴油罐移位的艰巨任务。经过与业主方的多轮面谈及邮件沟通,最终确定下了移位方案。从确定方案的那一刻起,他每天都在坚持做同一件小事,那就是查看柴油罐里的剩余柴油量,这是能否顺利按时移位的关键。在柴油罐内还有大约1700升的柴油时,业主征求项目部意见是否可以按时移位,如果不能移交,业主将继续向柴油罐中加注柴油确保机场运营,下次移位窗口期约为两周后。实现工期目标是项目成本控制更是组织能力的体现,李长胜经过之前的每日测量和仔细推演,经慎重考虑后给予了肯定回复,项目部将按照原计划节点将柴油罐进行移交,并与作业队伍再次研究确定转移方案。第二天一大早,他早早的来到了这座工作了将近20年的柴油罐旁,和业主方一起见证柴油罐的移位,最终的顺利移交,得到了业主方的一致好评和称赞。
让客户满意是企业的宗旨,执行业主指令是他不变的使命。提前策划沟通、坚持一线监督,胆大心细、步步为营,李长胜同志用他的敬业担当和综合能力为项目的建设推进发挥了最大的力量。
争两稳两保,严谨细致、深入人心
疫情之下,除了对员工生命健康的保障,对境外员工心理上的关心关爱也尤为重要。斯里兰卡项目的13名中国籍员工连续驻外从550天至750天不等,面对疫情和思乡之情,难免会出现焦躁紧张的情绪。为了疏导员工的心理压力,缓解因疫情引起的恐慌和焦虑情绪,树立稳在当地进行抗疫的信心和决心,作为共产党员,李长胜同志在工作生活中不仅充分发挥了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也切实发挥了群团组织的桥梁纽带作用。他主动与中方员工和分包方建立沟通机制,组建境外员工关爱互助微信群,将疫情防护、国家政策及学习资料发送给大家学习,帮助他们有效做好个人防护,保证自身安全。同时,还经常利用业余时间面对面谈心交流,充分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和诉求期望,做好有针对性的思想引导和心理疏导工作,着力安抚员工紧张情绪,化解员工消极心理,并将其实际诉求及时反馈给公司,帮助他们得到有效的解决,切实的把员工的心理疏导、人员帮扶覆盖到项目上的每一个人。通过积极的沟通交流,目前项目中国籍员工情绪稳定,思想统一,虽归国心切,但都服从大局,都愿意留在当地共同推进项目建设,切实做到了员工的生命健康安全和生产经营工作稳步双推进。
铅华褪尽留本色,大浪淘沙始见金。在历史的长河中我们不难发现,唯有奋斗者进,也唯有进取者强。尽管当前海外疫情仍然严峻,但我们相信,越是困难时刻,越是关键时期,就越要坚定信心决心。在以李长胜同志为代表的海外项目建设者的共同努力下,紧盯目标,逆势而上,必将取得疫情防控和项目建设的双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