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质量安全环保部质量处联系我们   收藏本站   设为首页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学习专区 > 正文
多措并举,让放空气“颗粒归仓”
来源: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 |作者:张正银 |日期:2021-9-24

多措并举,让放空气“颗粒归仓”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张正银

2020年11月20日,位于渤海南部海域的渤南作业公司渤中34-1油田,燃烧的火炬越来越小,标志着历时4个月的放空气回收项目成功投运,迈出了践行绿色低碳发展战略,建设绿色油田的关键一步。

其实,为积极响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和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渤南作业公司关于放空气治理项目的相关工作,早在2015年就拉开了序幕,并贯穿整个“十三五”期间。

自2015年以来,渤南作业公司以天然气回收利用为抓手,全力打响“蓝天保卫战”,先后开展了天然气回收利用项目和火炬放空气达标综合治理项目,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为全力建设绿色油田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

依托一体化、区域化开发理念,探索天然气回收新模式

渤南作业公司有两大开发体系:渤中28/34开发体系和垦利油田群开发体系。“十三五”初期,随着各综合调整项目的陆续投产,渤中28/34开发体系中的渤中34-1CEPA和渤中34-2/4CEPA两个外输单元存在大量的天然气放空,尤其是渤中34-1CEPA的外输能力和放空能力都达到了原有设计的上限,既造成了天然气资源的浪费,又限制了产油能力的释放,同时也影响到了油田的安全生产。

为了避免天然气资源浪费,有效回收放空天然气,达到节能减排、降本增效的目的,渤南作业公司针对放空天然气的回收利用进行了大量细致研究工作,在此基础上实施了渤南天然气回收利用项目(一期)。

渤南天然气回收利用项目(一期)坚持一体化、区域化开发理念,依托渤中28/34区域各平台原有设施、同时兼顾周边滚动开发项目,通过增加天然气压缩机等关键设备和对流程进行适应性改造,最终实现了对天然气资源的有效回收利用。

渤南天然气回收利用项目(一期)自2015年投运以来,平均每年节能量约为13万吨标准煤,达到了节能减排的目标,也实现了向节能要效益。

利用“射流增压”技术,让放空气“颗粒归仓”

渤南天然气回收利用项目(一期)成功实施后,天然气放空现象得到了明显改善,剩余放空气主要来自于生产流程中二级分离器产生的低压气。由于二级分离器正常生产时的操作压力远低于天然气系统的最低入口压力,所产生的低压气只能通过火炬系统进行燃烧放空。

为了进一步响应集团公司“降本增效、节能环保”的号召和渤海油田环保提升三年行动计划,节约天然气资源,持续减少天然气放空量,渤南作业公司通过收集现有各种火炬放空气回收技术资料,并进行可行性研究,最终决定利用射流增压技术,对二级分离器产生的低压气进行回收。

2018年,渤南作业公司在渤中34-2/4CEPA平台开展新增射流装置回收低压气项目,进行前期试验。经过不断的调试及一年多的运行,达到了预期回收二级分离器低压气的目的,每天回收天然气约1万立方米。

2020年,在渤中34-2/4新增射流装置回收低压气先导性项目技术储备的基础上,渤南作业公司在渤中28-2SCEP和渤中34-1CEPA平台上继续推广实施采用射流装置回收低压天然气项目,并渤中28/34区域内多个平台的液烃进行回收,实现了火炬放空气达标排放,达到降本增效、减排环保的目标 。

回顾“十三五”,渤南作业公司通过积极探索和主动作为,完满完成了富裕天然气回收利用和放空气治理工作,为建设绿色渤海交出了一份优秀的答卷;展望“十四五”,渤南作业分公司将紧紧围绕集团有限公司《绿色发展行动计划》的框架要求,大力发扬创新发展“拓荒牛”精神和艰苦奋斗“老黄牛”精神,以技术创新推动绿色油田建设,力争逐步实现常规天然气“零燃除”,为建设中国特色国际一流的绿色低碳能源公司贡献力量。

联系电话:010-84885418、84885339、84885009 电子邮箱:hgscb5009@126.com
联系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安慧里四区16号楼518室
主办单位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质量安全环保部质量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