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质量工作委员会联系我们   收藏本站   设为首页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学习专区 > 正文
忆往昔 创未来——记中化泉州石化EO/EG装置首次开工
来源:中化泉州石化有限公司 |作者:刘思言 |日期:2021-9-24

忆往昔创未来

——记中化泉州石化EO/EG装置开工

中化泉州石化有限公司刘思言

夜晚,是一种静谧的黑,正当城市中万家灯火熄灭、人们梦会周公之时,湄洲湾畔的这片滩涂上,点点灯火突破了黑暗,一群精神饱满的人分散在这灯火中,守护着我们的第二个“家”。爬上高处,看着远处高塔那璀璨的光芒,不禁让我想起以往与无数战友并肩作战的时光,土地上的脚印记录着我们的努力、轰鸣的机器声见证了我们的成功。

2018年毕业后,我怀揣着对未来的无限期望加入了泉州石化这个大家庭,我年龄虽小,一入行却经历了百万吨乙烯项目平地而起,那一座座钢铁塔林,正是我们亲手铸造的城池、是我们拼搏战斗的地方。入行三年,前两年是我潜心学习、参与培训的两年,而第三年则是见证成功和交出答卷的一年,今天我想在这里多讲讲我和我的装置交出答卷的2020年。

收获在金秋

金秋十月,硕果累累,经历了三个寒冬和酷暑的洗礼,终于迎来了收获的时刻,2020年11月,我所在的EO/EG装置,已进入平稳生产阶段,从开车投产、产品出厂,我们战胜了一切不可能,每一个时间点的完成,都是大家用汗水堆积出来的结果。

我的装置内90%都是青年员工,他们和我一样都是二三十岁的年纪,我们正是干劲十足,充满朝气的时候,有幸加入中化,参与到百万吨乙烯项目的建设和投产,有时我常想,这浓墨重彩的一笔!是我年轻生涯里多么精彩的一笔! 我很幸运。

然而人生光有幸运是远远不够的,回想起开车投产的这一年,各种辛酸苦辣也历历在目。

投产三部曲之一:开端

犹记得,2020年6月那段时间,EO/EG装置逐渐由施工建设阶段过渡为工艺准备阶段,在此阶段,塔器等大型设备内件的验收至关重要,仅用8个人,对21座塔,15天的时间验收合格,这本就是一个不太可能完成的任务,可是我们装置8名负责塔盘检查的同事,不抱怨、不放弃,时间不够?那就通宵来干。

有一次,塔内件小组成员24小时连轴转进行塔盘检查,早上待我们到达岗位,听到他们说:“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照射在我的脸上时,仿佛消除了一些连夜干活的疲惫,这一晚上终于过去了。”我当时为之一动,大家因着同一个目标聚在一起,大家互相鼓劲、相互支撑,大家齐心协力,便没有攻克不了的难关。

在这样的集体里,不仅是工作,我的心灵也收到了很大的洗礼,我学到了勇敢、坚韧、敬业种种精神。这种正能量让我很有力量,一种无时无刻向上的力量。

同时,装置各系统的管线冲洗、吹扫、置换、气密工作也经历了一个多月的攻坚。到了8月份,装置的两台反应器开始装填催化剂,现场进行的如火如荼,装置工艺工程师亲自盯盘,监护喷砂、进行内窥镜检查、装海绵柱、催化剂装填等工作,一步一步扎实推进,避免出现任何差错。负责这项工作的同事凭借顽强的毅力和高度的责任心,不顾酷暑、无视沙尘,认认真真的对每台反应器的15197根列管逐个检查,确保装填质量。

投产三部曲之二:拼搏

2020年8月5日起,EO/EG装置人员开始陆续开始倒班,投入更多的时间推进投产前的准备工作。上白班的人员大力推进各项任务,上夜班的人员保持进度稳定,我们在前辈们的带领下加快步伐,做着开车前的准备工作。这种场景轰轰烈烈,如果你站在高处,就能看到地面上、平台上,一个个小小的人儿迈着匆匆的步伐,奔向各自的目的地。如果走在装置里,看到大泵附近围了很多人,也不要很惊讶,他们在切换大型机泵。每天在现场,大家频繁的开阀、关阀、拆螺栓、紧法兰,消缺查漏,每个人的衣服一天之中湿好几遍,在酷暑的8月,大家就这样跟太阳奋战了一个多月,终于,在9月上旬,装置已初步具备开车投产条件。

2020年9月16日,开车投产进入了冲刺阶段,上班模式变为两班两倒,意味着上12小时后只能回去休息12个小时,紧接着再继续上班,这种超高强度的倒班模式,对大家的身心都是一种巨大的考验,大家每天在装置各个塔器和平台间不停地穿梭,平均每天步数20000+,鞋磨漏了,脚也磨起泡了,但看着装置正在一步步变得更好,心中的骄傲感也是无可比拟的。

投产三部曲之三:交卷

2020年9月19日,凌晨4点,在其他人都熟睡的时候,我们装置50多人伴着闹钟起床,吃完早餐,奔赴最终的战场,宣布了EO/EG装置正式投料开车!

早上五点半完成交接班,精神抖擞的“开车团队”上线,大家插上腰包,戴好安全帽,拿着手套,拎上扳手,浩浩荡荡的向装置现场进发。开阀、引蒸汽、煮塔,所有人,各有各的任务,从接班开始,对讲机就没有停过,一个接着一个的指令从对讲机里发出。只为让装置开的更平稳!

下午14:45,对讲机里传来内操的声音,“3点准备投氧,现场人员抓紧时间回外操间”,随后又听到了大喇叭传来清场的声音,现场难得的空无一人,盯着外操间的屏幕,见证着投氧,见证着我们这半年来的努力与辛苦得到的结果。亲眼看到了投氧,每个人的心中都放下了这块大石头,说说笑笑的,气氛轻松了许多。还记得那天下班后,我发了一条朋友圈,“从黑天到天黑,收获满满!”连续16个小时的高强度作业,疲惫不堪,却也是满满的成就感。

第二天凌晨3点,又一个喜讯传来,MEG产品(乙二醇)达到了优级品指标,可以外送出厂啦!EO/EG装置自此走上了赚钱的旅程!

一转眼就到了10月份,在收获的季节, EO精制塔成功开起来了。 10月21日,第一车EO(环氧乙烷)成功装车出厂,至此为止,EO/EG装置全流程打通。

我的装置,是泉州石化乙烯项目首批开车装置里最后一个建成中交的,也是问题残留最多的,但我们依然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解决问题,将装置开起来了、开平稳了,我们这40多位青年员工与管理人员在一起,竟然碰撞出了奇迹的火花,不得不说,前期再累再苦,得到了这样一个完美的结果,也值了!

启程再出发

这三年,我从一个青葱的学生,变成了一名操作员,扳阀、取样、接管,这一年,我将理论知识慢慢向实践靠拢,原来操作法上面的一句“打开入口阀”,在现场可能要开半个小时甚至更久;原来软管那么沉,我拖着它走快些都很难,可是同事们还能拉着它健步如飞。这一年,我从每个人身上都能够学到很多东西,还记得刚进现场时,不知所措,不知道自己要做些什么,不知道自己要去哪里,只能天天跟在同事后面学习,问他们哪里需要帮忙,需要动作哪个阀门,默默的听着他们的讲解,吸收着大量经验,慢慢的,积少成多,开工的时候人手不够,我也可以到现场确认阀门状态,听着对讲机里的指令操作。如今,装置已经稳定,采样、切罐等操作我可以独立完成,同岗位人员休假我也能够暂时顶上,果然,实践能够让人更快成长。

忆往昔,我们拼搏奋斗;看未来,我们努力创造,争取开创一个属于我们的时代。中化人,永远在路上!

联系电话:010-84885418、84885339、84885009 电子邮箱:hgscb5009@126.com
联系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安慧里四区16号楼518室
主办单位: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质量工作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