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信息
方寸天地有大爱
中化兴中石油转运(舟山)有限公司陈燕波
2019年10月,在浙江省舟山市文明办、舟山市晚报联合举办的“寻找身边的好人,传递新区正能量”活动中,中化兴中石油转运(舟山)有限公司储运服务部陈旭升同志被授予“舟山市道德模范”称号。
从深海蓝到中化蓝 退伍不褪色
1997年,陈旭升入伍来到舟山,成为一名人民海军。入伍十六年,他在专业技术上刻苦钻研、兢兢业业,积极参加装备技术改造项目,逐步成长为所在部队技术骨干,曾连续被评为一级技术能手、装备自修先进个人,并凭借技术特长荣立三等功。
2013年,陈旭升同志从部队转业加入中化兴中,成为战斗在保障国家能源储备安全基层一线的一名维修电工。这是一个新的起点,为了能够尽快胜任新的岗位,他重新整装再出发,以军人不畏艰苦,永不服输的精神,刻苦钻研专业理论和技能,啃下了一个又一个业务知识难点,很快就练就了过硬的职业技能。抱着“不精不休”的“执拗”劲,陈旭升同志在工作中坚持学习,知行合一见真章,在变配电的特殊岗位上,默默地为公司安全生产和建设项目顺利推进贡献自己的力量。记得在公司扩建项目投产试运行前,由于设备自动化程度较高,为尽快熟悉掌握设备的工作原理、操作方法及应急处置,他做到“眼勤、嘴勤、手勤、腿勤”,常常是牺牲个人休息时间,深入施工现场向厂家技术人员学习,和他们探讨疑点、难点,并全程参加各项培训,很快就熟练掌握了新增设备的基本原理、操作、维护及事故异常处理技能,成为扩建项目投产运行动力保障工作的骨干,同时也快速成长为公司变配电岗位上重要的技术力量和人才。
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对公司的安全生产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特殊时期显担当,关键时刻见本色,在公司抗击疫情复工复产的大考中,陈旭升同志困难面前冲在前,在各项急难险重工作任务中争当“尖刀兵”。2021年元旦当天上午九点多,公司库区一号泊位正在靠泊十万吨的外轮,泊位上其中1个搅缆机突然发生故障停止收搅钢缆。当时正遇码头寒风凛冽、潮水湍急,情况十分紧急,值班领导在得知情况后已同时把储调其他人员都紧急调拨到现场,做好了如果设备不能及时抢修恢复就实施人工拉回钢缆的应急准备。当天轮值的陈旭升在收到调度长的抢修指令后马上背上工具包,以最快速度跑步到达现场,运用平时积累的专业知识,沉着冷静、有的放矢地开展设备排查,迅速找到了故障点,并以高超的技能快速排除故障,保障了生产作业正常进行。在搅缆机恢复正常运行的那一刻,现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公司值班领导更是对陈旭升竖起了大拇指,笑着拍拍他的肩膀说:“今天多亏了你,不然今天的缆绳只有靠大家用双手拉回来了……”。
褪下海军蓝,穿上中化蓝,退伍却从未失军人本色。陈旭升同志以满腔的热情崇敬职业、热爱岗位,工作中认真负责、兢兢业业、一丝不苟,业务技术上刻苦钻研、精益求精,以二十余年如一日的坚守诠释着敬业爱岗的职业道德模范精神。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方寸斗室蕴大爱
凉子墩新村是舟山定海老城区的一个老旧小区。沿着已被岁月斑驳的小区道路,我们去探寻曾多次被评为舟山市“年度最佳爱心工作室” 、 “年度优秀爱心工作室”等荣誉的“赞佳水电维修爱心工作室”,这是陈旭升同志于2015年向舟山市定海区政府12345服务平台申请成立的个人爱心服务工作室。在小区路旁一排不起眼的的车棚内,我们找到了“赞佳水电维修爱心工作室”。与其说是工作室,其实就是陈旭升同志在自家不足五、六平米的狭小车棚的一面墙上,挂了一块工作室的匾牌。然而就是这间简陋的工作室,成立至今六年间,为新区弱势群体、孤寡老人、残障人士、困难家庭等免费提供水电方面的上门维修服务达500余次,解决了许许多多周围老百姓的急求和需要。
在成立工作室后,每做一次服务,他都会进行记录,至今已记满了两本笔记本,整整700多条记录。在这些记录中,他特别关注一些困难家庭、孤寡老人,还对其中特别需要照顾的孤寡老人进行标注,经常主动打电话联系,随时为这些家庭、老人提供帮助。
在他的爱心日记里,有几位固定帮扶人的记录经常出现。其中一位是住在定海白虎山路今年已70多岁的独居老人。2015年陈旭升第一次上门服务后发现这位老人行动不便,经了解这位老人无儿无女,本来身体一直不好,后因为出了一次事故,导致腿脚不变,只能靠双拐走路不能下楼。了解情况后,陈旭升就将老人作为固定的服务对象,除了上门照顾老人的日常生活外,特别是在台风天,他都会上门查看抗台准备,唯恐老人在恶劣天气中受到伤害。2018年12月5日晚上6点,陈旭升接到一个平台中心派单,是定海育苗路的一位独居高龄且双目失明的低保户老人修理水管的任务。那天天下着大雨,接到派单后,他立刻冒雨动身前去求助老人的家中,踏进老人家的家门,就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老人住的是一间简易的铁皮房,不足20平米阴暗潮湿的房间既是厨房,又是卫生间,又是卧室,屋内所有的水管都是明装的铝塑管,水龙头离床仅两米距离,水龙头接头的地方管路爆裂,水雾在房间里喷射,还有部分水喷到了被子上。老人因腰椎不好躺在床上,昏暗的灯光下可见地上有一两公分的积水。见此情状,陈旭升马上检查维修,当时时间已经很晚,城区内五金店几向乎都已关门,但是想到老人在寒湿的冬夜里会受冻着凉,他还是连夜冒雨跑到城郊买来零配件和材料,迅速帮老人维修好水管。然后,他帮老人清理地上的积水,烘干了潮湿的被褥,直到老人能安然地入睡休息。回到家已将近晚上10点,虽然人已非常疲劳,但陈旭升心里想的却是还能为老人做点什么。
“我是一名退伍军人,也是一名有着20多年党龄的共产党员,党员就是要为人民服务。党和部队培养我这么多年,兴中给了我新的职业舞台,能发挥自己的特长为第二故乡的老百姓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是我的责任。而且,我的父母远在老家,感觉亏欠他们很多,能为当地的孤寡老人做点实事,也当作是一种尽孝了。”陈旭升如是说,也是这么做的。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陈旭升的爱心工作室只有一块匾牌,却于方寸斗室间彰显着一名共产党员对人民群众的无私大爱和宽广情怀。
技术传承 爱心接力守初心
陈旭升同志的敬业、奉献、爱心也感染着身边的人,与他同班组的青年员工袁晨龙就是其中一位。同是一名党员,同样怀着一颗无私奉献的心,耳濡目染陈旭升多年来爱心行动和公益精神,袁晨龙也一直希望自己能加入这个行列。2019年,在舟山新区12345社会服务平台开展的“名师带徒”活动中,袁晨龙实现了这个愿望,他主动申请作为陈旭升的徒弟,加入平台公益服务。
两年来,在师傅陈旭升的言传身教下,袁晨龙同志在自己的职业生涯中全面成长。在思想上,他更加坚定,积极参与支部工作,并先后担任支部宣传委员、纪检委员。在专业上,他更加精进,积极参与公司课题项目研究,并通过努力取得了维修电工技师技术职称,现已是公司生产一线电力保障的业务骨干。在公益服务上,他更加勤勉笃行,跟随师傅一起参加12345平台组织的系列公益活动和支部党员志愿服务活动,用实际行动绘就了“为人民服务”的党员底色。2020年,袁晨龙被12345平台授予“优秀爱心传承人”称号。
“奉献不言苦,追求无止境”,是一名共产党员对生命价值的追求。陈旭升同志正是以这种甘于奉献、不懈追求的精神,在平凡的岗位上高扬着精神的风帆。他的感人事迹也传遍了当地,2019年,他先后荣获了“舟山市文明职工标兵”、“四红先锋”、“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以二十余年的砥砺、坚守和奉献践行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