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质量工作委员会联系我们   收藏本站   设为首页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学习专区 > 正文
奔跑不息 奋发不止
来源:山东海科石化销售有限公司 |作者:李凤云 |日期:2021-9-27

奔跑不息 奋发不止

山东海科石化销售有限公司李凤云

前言:企业走过的是如歌岁月,经历的是点滴故事,留下的是沧桑历史,沉淀的是品牌文化。

浴血奋战,成就海科传奇

1988年,一批人集聚到此,从此他们有了一个新的身份,“海科人”。他们谁都没有想到,在三十几年后的今天,这会是一个让人感到无比自豪而骄傲的称呼。

回顾海科成立以来30几年的发展之路,实际上可以理解为是海科人自强不息、锐意进取的奋斗史。一批批海科人在海科发展的坎坷道路上披荆斩棘、艰难前行,每一段经历都是刻骨铭心的。

1994年,厂子经营萧条,职工待岗在家,在当时情况下,老一辈海科人依然没有放弃,24小时轮岗守护着厂区的设备,秉着“不抛弃、不放弃”的信念,虽没有先进的设备、没有高技术顶尖人才,没有“救世主”的出现,他们靠着坚强的毅力、多年的经验技术、心中对海科的那份执着,用智慧为海科创造了奇迹。

时间再回到1998年1月28日,恰逢大年初一。海科厂区催化装置开工时间不到4个月,因为经验不足,就得为年轻付出代价。从1月26日开始,催化装置因天气原因被迫停工,车间所有的人都扑在装置上,在凛冽的寒风里,他们捧着蒸汽管线吹扫凝冻的管线,有许多人近20个小时都没吃过饭。到了大年初一,有许多人连续工作,劳累的快要撑不住了,厂里领导决定从上午九点给催化车间里的员工放假1天,我们以为他们会满心欢喜的回家过年,却意料之外依然有几个人穿着黄大衣,带着沾油的棉帽子在那里忙碌!是他们,满脸络腮胡,黑黑凹陷的眼窝!有人问道,今天不是允许放假回家过年吗,你们怎么还在车间里呢?“压缩机弄不起来,我们没那个心思!”没有过多华丽的语言,仅仅几个字,却让我们心怀敬意,脑海中浮现出他们忙碌的背影,许久不能忘怀……

记得海科集团总裁张在忠在职工见面会上提过,“在海科,我拥有追求的一切,离开海科,我将一无所有……”就是以他们为代表的海科人,用朴素的情怀诠释着对海科的爱,平凡的付出创造不平凡的成绩,用实际行动诠释着海科精神“学习、现代、速度、精细……”

自1988年至2021年,记录海科大事记的篇幅长达几十页,从中我们了解到老一辈至吾辈海科人的艰辛及努力,他们一步步将海科从一个小小的东营区化工厂成功实施改革重组、资本运营、海外并购等重大举措,实现了跨越式发展,综合竞争实力突飞猛进,发展成集石化能源、新能源材料、特种化学品、消费与医药化学、互联网物流、国际贸易等多位一体的综合性大型跨国企业集团,是中国领先的成品油、新能源材料的生产商、服务商。现海科集团已跻身于中国企业五百强、中国石油和民营化工企业百强,荣获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奖、企业文化建设示范单位等,并在2014年世界达沃斯论坛(天津)获“全球成长型企业”。

海科的发展历程无法靠简单的几笔几画就能描述,它走过的每一步都凝聚了我们海科人太多太多的血汗与智慧。海科人拥有爱学习的基因和能吃苦的禀赋,无论是创业初期24小时不停歇的坚守,还是面对经济下行拥抱变革的决心,“爱学习、能吃苦”的品质是海科人坚持在逆境中砥砺前行的驱动力。

打破壁垒,敢于变革

俗话说“创业容易、守业难”,海科摸爬滚打走过三十多年的路程,一直在坚定排除万难的前进。

2019年,海科集团董事局主席杨晓宏在一次媒体专题访谈《海科是怎样炼成的》被问到:“杨董,近几年海科的发展可以说是飞跃式的,刚才您也提到海科探索出的四新——新模式、新业态、新产品、新动能,随着项目不断涌现,这四新中您最看重的是什么?创新转型过程中最令您引以为豪的是什么呢?”杨晓宏回答说,他最看重的是新模式的创造,新模式代表思维方式的转变,海科最令他自豪一件事便是2012年的营销革命。从营销革命至今经历了近十年的市场考验,但从海科发展来看,建立了一套适合自身发展要求的特色营销服务体系是打的最漂亮的一仗。

2012年以来,随着经济发展形势越来越严峻,公司面临生存和发展压力越来越大,迫切需要转型发展。为了找到海科集团快速发展的突破口,杨晓宏率领团队先后到北京、上海等高校找到参与国家政策制定方面的专家进行交流,最后确定将营销改革作为突破口。2012年,海科启动了营销革命,成立了石化销售公司,营销队伍由过去的几十人,发展壮大到目前的几百人,销售系统由过去的3个岗位变成目前30多个岗位。它让海科的销售收入由2013年的116 亿元跃升到了2016年的505亿元,增加了近400%,遍布全国的销售网络成为公司快速发展的核心优势之一。2015年,销售人员在与青岛客户接触时,青岛客户反映青岛好车较多、公司能不能开发出高标准汽油,海科集团根据这一信息立即展开研发,很快生产出了98号汽油,随后海科秉承绿色、低碳的理念研发生产高标号101汽油,“Brave-无畏”定制高端油品。

海科的新模式完成从过去生产什么就向市场推销什么,到现在市场需要什么我们就生产什么的转变。目前,营销人员足迹已遍布全国30多个地市、300多个县区,每年接触客户数量达1万多人。

营销革命的成功经验告诉我们,全方位的理念和模式的转变是创新发展的前提,不让贫瘠的思想限制想象力。一直以来,海科提倡学习是工作的一部分,我们坚持走出去,对标学习;引进来,外脑咨询,极大地解放了思想、开拓了眼界,为公司创新转型奠定了基础。

势在转型,聚焦·奔跑

2015年10月,李克强总理在召开政府会议中对当时中国经济进行了初步判断:“我国经济正处在新旧动能转换的艰难进程中”。海科人并没有因营销革命的成功而沾沾自喜,而是以敏锐的洞察性,迅速捕捉国家政策信息。面对新一轮产业变革,海科在完成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同时,瞄准高端产业发展机遇,深耕石墨烯产业,专注于新型炭材料的研发、生产、应用和销售,现已申请专利101项、主导参与国家、团体标准13项,实现由基础研发向产业化的重大突破。

杨晓宏在2016年度工作会议抛出,海科取得历史性最佳业绩,未来海科的利润会是多少?凭什么?未来大宗商品、普通商品会过剩加剧,海科现在该怎么办?各种信息错综复杂,政策千变万化,市场讯息万变,海科路向何方?他提出,希望海科是能够站在现在看未来或站在未来看现在的企业。

站在新的历史关头,在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形式驱动下,聚焦发展创新业务的战略转型势在必行。集团引入世界级咨询公司光辉合益提供咨询服务,为集团实现战略性结构调整。2016年1月,集团领导携合益咨询专家在海南三亚组织为期5天的封闭式战略会议(海科人将本次会议称为海科历史上的“遵义会议”),制定了“全面构筑开放创新体系”的战略原则,为海科集团的创新转型定下了基调。

2018年2月,山东省委书记刘家义召开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动员大会,要求迅速全面展开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我们感受到省政府对加快发展优势产业集群的紧迫感。

近几年,海科在新旧动能转换项目上深度挖潜,新产品、新技术、新动能不断涌现。2019年,江苏连云港生产基地投产,电解液溶供应量达到25万吨/年以上,成为全球最大的溶剂供应商和技术服务商;2020年,集团投产将建成国内单套产量最大的针状焦生产装置,采用最脱固、萃取、精制等工艺技术,将实现高端焦的进口替代,有利改变“低端过剩、高端急缺”的状况。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海科孜孜不倦的创新、永不停步的转型、不知疲倦的追赶,一直秉承“学习、现代、速度、精细”的企业精神,“打造最具卓越运营和创新能力的绿色企业集团”的企业愿景,践行“学习学习再学习,向前向前再向前”的核心价值观,在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潮流中,乘风破浪。

联系电话:010-84885418、84885339、84885009 电子邮箱:hgscb5009@126.com
联系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安慧里四区16号楼518室
主办单位: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质量工作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