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质量安全环保部质量处联系我们   收藏本站   设为首页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学习专区 > 正文
打造利益共同体 构建全球优秀企业公民品牌形象
来源: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品牌管理委员会办公室 |作者:闻亚梅、原野 |日期:2021-9-27

打造利益共同体

构建全球优秀企业公民品牌形象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品牌管理委员会办公室

闻亚梅、原野

一、案例背景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石油”)积极响应国家战略部署,作为较早“走出去”开展国际化经营的中央企业之一,国际业务自1993年起从秘鲁百年油田塔拉拉起步,27年来,发展足迹遍布南美、非洲、中亚、中东、亚太地区主要油气产区。

公司秉承“互利共赢、合作发展”理念,与资源国开展油气合作。将企业社会责任作为国际化运营的重要内容,以责任沟通和实践丰富中国石油品牌内涵,致力于打造油气合作利益共同体,构建中国石油全球优秀企业公民品牌形象,努力探索出一条具有中国石油特色的海外可持续发展之路。

二、主要做法

(一)加强顶层设计,确立做全球优秀企业公民理念

中国石油建立形成了有顶层设计、有管理组织保障的社会责任管理体系。2006年以来,相继成立集团公司社会责任管理工作委员会、外部专家委员会,并于2014年发布公司社会责任管理领域首份纲领性文件——基于ISO26000社会责任国际标准编制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履行社会责任指引》,确立了“做全球优秀企业公民”的战略目标,把全球发展共识与当地实际相结合,致力于实现经济、环境和社会三大责任的有机统一,努力成为更具财富创造力、更具品牌影响力和更具社会感召力的全球优秀企业公民;明晰了公司履责八大领域,构建了社会责任内容指标体系和社会责任业绩沟通指标体系,为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公司社会责任管理明确了方向。

公司形成了由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海外国别(地区)社会责任报告、社会责任专题报告、社会责任子网站、环境保护公报、上市公司ESG报告等共同构成的履责信息披露体系和利益相关方沟通机制,主动回应各利益相关方关切。

(二)打造油气合作利益共同体,融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进程

在非洲,中国石油采取上下游一体化合作模式,风险共担、利益共享,全力支持苏丹、乍得、尼日尔等资源国实现能源独立,促进了当地的工业化进程。在中东,艾哈代布项目是伊拉克战后第一个投产的油田,与原合同预期相比,为伊拉克政府多贡献了100亿美元的收入;鲁迈拉项目提前2年实现增产10%的目标,创造了30年来鲁迈拉油田最高产量纪录。中国石油用卓越的项目执行回报了伊拉克政府和合作伙伴的信任。伊拉克政府称赞中国石油承担的项目是“速度最快、执行最好的国际合作项目”。

(三)实施本土化经营,带动当地就业

中国石油积极推进本土化经营战略,累计为资源国提供10余万个就业岗位,全球范围雇员本土化率超过90%。其中,中亚地区员工本土化率接近98%;印尼项目本地员工比例高达99.6%;厄瓜多尔安第斯项目员工本土化率、管理岗位本土化率均达95%。公司在哈萨克斯坦、土库曼斯坦、伊拉克、南苏丹建成四大海外雇员培训中心,为资源国石油工业可持续发展培养、输送专业人才。

(四)推行高标准环保作业,追求能源与环境和谐共生

中国石油在国际油气合作中遵守资源国安全环保法律法规,执行行业安全环保高标准,追求能源开发与环境保护和谐共生。在厄瓜多尔,建立了适应安第斯山脉热带雨林环境的环保管理体系,20多年来坚持按照标准规范生产运营,改变了当地舆论对石油公司的偏见,多次获得国际权威机构颁发的环保大奖。在缅甸,遵循业界通用的赤道原则和世界银行导则,开展环境影响评价,管道线路设计绕行生态敏感区、文化遗产保护区;将环保条款列入EPC合同,聘请专业环境监理对承包商进行环保监督和管理,建设全过程实现了环境“零污染、零事件”;坚持做好生态恢复,实现了管道无痕穿越。

(五)投身当地公益事业,促进民心相通

中国石油以油气投资项目为依托,以公益项目为纽带,以社区建设为桥梁,积极支持资源国基础设施、医疗卫生、教育等公益事业发展,超过10万名当地居民直接受益。在缅甸马德岛,公司援建的公益项目,使全岛通自来水,实现24小时供电,村村通公路,安装3G信号通信基站;岛上居民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在印尼占碑省开展的咖啡种植园项目,使当地咖啡豆产量增加40%,质量显著提高,形成了咖啡种植、加工、销售、旅游产业链,大幅提升了农民收入水平。在乍得实施的“甘甜社区”计划,惠及附近21个村落2.2万居民,极大改善了居民饮水安全。

2020年新冠疫情爆发后,公司积极参与全球抗疫行动,以“中国石油”名义向20个国家捐赠口罩、呼吸机、医疗器材等抗疫物资超过7500万元;为当地员工及家属、合作伙伴、周边社区等普及防疫知识,分发防疫物资,提供居民转运临时隔离场所等支持服务,有力支援当地疫情防控,受到各国政府高度赞扬,赢得了当地居民高度赞许,为项目发展营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六)加强多利益相关方沟通参与,讲好中国石油海外发展故事

海外项目公司结合所在国国情和社会习俗,与当地政府、媒体、社区代表、智库、高校、非政府组织等建立起多种形式的沟通机制,加强沟通交流,增进理解认同,传播中国石油声音,讲好中国石油故事。

在缅甸和哈萨克斯坦,开通官方社交媒体账号17个,2020年发帖超过1200条,粉丝人数70万+,阅读总量超过4200万人次,年度粉丝增长超过20万;2020年围绕疫情防控、稳产复产、社会责任、绿色环保等主题在两国媒体刊发报道超过200篇,推出专题报道15个;与缅甸事务研究所、哈萨克哈德大学国际与区域合作研究院等共同开展民意调查和课题研究,编制发布《中国石油在缅甸》《中国石油在哈萨克斯坦》社会责任报告,展现中国企业“可敬、可信、可亲”的形象。

三、案例效果

(一)坚持理念引领,打造全球优秀企业公民品牌形象

中国石油在“走出去”过程中,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共赢原则,结合海外业务特点,提出“打造油气合作利益共同体,构建全球优秀企业公民品牌形象”的发展理念,将品牌形象建设与社会责任管理深度融合,与国际化经营管理有机结合,以责任沟通和实践作为海外品牌形象建设的重要抓手,在经营管理中较好平衡了各利益相关方利益,在国际社会政治环境动荡复杂的局面下,实现了公司与东道国政府、合作伙伴、周边社区的共同可持续发展。

(二)以丰富多样的履责实践,持续提升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

中国石油致力于做全球优秀企业公民,公司累计获得资源国政府和机构颁发的环保类奖项20余项、社区贡献类奖项近30项,包括连续获得哈萨克斯坦“企业社会贡献总统金奖”、印尼“本土化份额履行承诺奖”、坦桑尼亚“杰出贡献奖”、阿曼“履行社会责任最佳单位奖”等荣誉。利益相关方的广泛肯定,有力提升了中国石油在海外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三)以油气合作促进民心相通,增进了资源国民众对中国国家形象的好感认同

中国石油发挥技术、资金、政治文化等方面的独特优势,与资源国政府、合作伙伴等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在创造经济价值的同时产生了巨大的社会效应。特别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中国石油结合公司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国家队”的定位,深化本土化运营,积极履行海外社会责任,并持续加强国际传播。在“一带一路”沿线各国尤其是油气资源生产国,中国石油作为履行社会责任的典范企业,是对外展示负责任中国企业品牌形象的窗口和“名片”,更是对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要建设好、向世界展示好“坚持和平发展、促进共同发展、维护国际公平正义、为人类作出贡献的负责任大国形象”的生动诠释。《中国企业海外形象调查报告2020·“一带一路”版》显示,12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民众对加强投资贸易合作和基础设施互联互通认可度最高,根据企业在责任、公平、可信、成功四个维度的表现以及知名度综合评价,中国石油位居中国企业海外形象能源行业首位。

 

联系电话:010-84885418、84885339、84885009 电子邮箱:hgscb5009@126.com
联系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安慧里四区16号楼518室
主办单位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质量安全环保部质量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