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质量工作委员会联系我们   收藏本站   设为首页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学习专区 > 正文
不负青春韶华
来源:国家能源集团宁夏煤业有限责任公司烯烃一分公司气化车间 |作者:赵寅 |日期:2021-9-27

不负青春韶华

国家能源集团宁夏煤业有限责任公司烯烃一分公司气化车间 赵寅

田彦俊,2006年毕业于宁夏大学,2007年进入国家能源集团宁夏煤业有限责任公司烯烃一分公司工作,现任气化车间副主任。扎身生产一线的他,从操作工、技术员、技术部副部长到车间主任,一步一个脚印,锐意进取、勇于担当,为装置安全稳定运行贡献青春力量。

勇于担当,做装置试车的“先行者”

和许多80后的年轻人一样,田彦俊身上洋溢着青春的活力和干劲,田彦俊大学毕业后来到宁夏煤业有限责任公司,正值烯烃项目建设初期,他主动要求到生产一线学习锻炼。也正是他的这股劲,在生产准备选拔阶段,专业、体能、综合素质等各项考核指标全优,择优分配到气化岗位。从操作工、实习队领队、班组长、技术员到技术组组长岗位,每一步都踏踏实实。

2010年各主工艺装置陆续进入投料试车阶段,全厂火炬系统是首个投用的系统,担任气化车间工艺技术员的田彦俊担负起火炬装置试车投用的先行者。四个火炬系统3800多个隔离点都是他亲自一一确认,“盲板司令”的称呼正是在这个过程中对他最好的评价。通过努力火炬系统一次性点火试车成功,较计划节点提前了6天。

气化装置投料试车期间,田彦俊肩负起工艺技术攻关和改造的重任,先后对气化的关键工艺的设备进行了300余项技术改造,紧盯每一个环节,及时分析和评估改造效果。经过两年多的努力,攻克了GSP气化点不着火、除不尽灰、投不进煤、水冷壁烧损等一系列问题,运行周期从初期的2小时提高到了4800小时以上,有效气含量较设计值提高3%。在此基础上,气化车间“神气创新工作室”的攻关团队开始了日投煤2200吨干煤粉全套气化技术的研发工作,最终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神宁炉”,参与的《日投煤2200吨“神宁炉”干煤粉气化技术自主开发与工业应用》荣获宁煤公司首届科技进步奖特等奖。

勇于探索,做技术创新的“传播者”

2014年担任气化车间工艺技术组组长的田彦俊,被调到公司生产技术部。围绕气化黑水闪蒸系统负荷高、国产MTP催化剂收率低、合成精馏外采甲醇温度高等影响装置高效运行的难题,他牵头组织技术攻关50余项,搭建了公司、车间、班组三级技术攻关体系,实施科技创新项目30余项,成效明显。

能耗高是聚丙烯生产装置的一大难题,作为青年骨干,田彦俊通过清污分流、低品质代替高品质水等措施和精细化的管理,实施雨水回收、乏汽回收、合成酸水替代脱盐水等节水项目12项,工业水单耗由80.5t/t降低至45t/t;通过空冷变频节能、反应器再生优化和标准化操作等措施,大大减少了用电单耗。参与的《GSP气化工艺技术的应用及优化》荣获神华宁夏煤业集团煤化工分公司科技创新特等奖,参与的《MTP反应器催化剂循环再生新技术》荣获神华宁夏煤业集团煤化工分公司科技创新特等奖。

勇往直前,做岗位建功的“实践者”

2020年初,田彦俊调至气化车间主持工作,气化装置不仅操作强度高,检修作业量大,还时常与有毒有害、高温高压介质为伍。他将安全底线管理和增产增效工作作为主抓手,实现了甲醇产量的历史突破,较设计产能提高了30万吨,各项单耗数据均创历史最好水平。

田彦俊深知人员队伍的素质提升是保安全生产的核心。为了提高岗位人员的操作技能和技术水平,组织操作经验交流20余次,提出异常工况处置建议16项。在新冠疫情期间,他一边抓疫情防控优化生产组织,一边组织开展“微课堂”视频培训并亲自授课,还将标准化操作卡用PPT制作成仿真画面,为岗位互通培训摸索了一套“捷径”。他经常组织技术人员进行技术交流,共同为公司的发展贡献力量。

14年来,田彦俊脚踏实地,以勤勉务实为标准弘扬着气化精神,以担当实干为原则践行着党员责任。经过不同岗位的历练与积累,他已青涩褪去,变得愈加成熟和稳重,而不变的是那份初心和激情,对于未来,正像他所说的:“矢志煤气化、不负青春梦”,在煤气化领域上刻苦磨砺,挥洒青春热血、谱就奋斗之歌。


联系电话:010-84885418、84885339、84885009 电子邮箱:hgscb5009@126.com
联系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安慧里四区16号楼518室
主办单位: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质量工作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