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信息
渤海湾上的一颗守护星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茅嘉威
守护夜空中的“星”
“新年第一夜,今天的夜色真美,又能看到港口璀璨的灯火了,那摇曳的光点里真有家的味道啊!”,这是曹妃甸CEPJ平台操作工张少华巡检路上总会期待的画面,伴随头顶熊熊燃烧的火炬,身上的阵阵寒意悄然褪去。
他不禁感慨,“老伙计,以前为了你,我们可是没少下功夫呢”。
投产初期的CEPJ,因处理液量少导致分离器入口段塞现象频发,气量极易波动,加上冬季环境低温,火炬就像得了哮喘一样总是呼吸急促。
“灭了,火炬又灭了!”对着监控画面呼喊的张少华第一个冲到点火盘前。一边联系着中控准备导通高空点火装置二次点火,一边打开低点排放阀排放残液。
一次,两次,三次,故障灯明晃晃亮在眼前,好像永远也复位不了。第五次,第六次…连备用的内传焰配比都尝试了好几遍。操作班长徐振有些急了,火炬熄灭所造成的天然气放空问题可拖不得。
怎么办?3个人站在凛冽的风口思来想去,场面骤然陷入沉寂。“大家别慌,从电控仪表到管线阀门我们挨个捋一遍,应该是哪里堵住了”。张少华的一番话稳住了大家焦躁的心情,在他的提议下,大家俯身仔细盘查各压力表和变送器。
也许是发现了什么端倪,他倏地掏出螺丝刀,三下五除二破开了管线的保温皮,“伴热带凉了,肯定是里面积液后结冰堵上了!”
大伙幡然醒悟,不约而同的想到了生产水管线解冻的法子,“马毅,去配个变径接头,听通知准备开阀!”干净利落的指令迅速传达到位,组员散开分头开始准备。
新年的喜庆氛围还未散去,紧迫的任务就接踵而来。
接好长长的冲洗管线已是深夜,温热的水流喷薄而出,将管线前前后后反复浇淋,流向地漏的水又在寒夜中结成了薄冰。张少华紧握着冲洗枪头,嘴上还不忘提醒着“通知中控联系电工,得赶紧查一下哪出问题了。”
举着管线有些费力,他的身子都和口鼻都呼呼冒出了热气,但他硬朗的身体丝毫没有泄劲的感觉。
作为工作近20年的老操作工,也是平台上党龄最长的老党员,他心里想的总是更多更细,丰富历练后的精湛技能让人信服,身先士卒是他无言的表率。整整一个小时,他的脸逐渐通红,手套也被热气沾湿了。
“温度已经升高差不多了,再试一次吧!”班长摸了摸管线,尝试着再次摁下点火开关。刹那间漆黑中再次绽放出绚丽的烟花,它静静的伫立在长臂之上,宛若幽幽灯火指引着远航的旅人。
对讲机里沸腾了,这是过年都无法匹及的兴奋和满足。对于海上坚守的员工来说,这意味着平台流程解除了故障,重新恢复平稳运行,意味着他们可以卸下疲惫,静静等待将至的黎明。
今天最忙碌的重头活,却只是张少华操作岗位上很普通的日常。他用态度和责任诠释了平凡而不平庸的基层工作,尽职地守护着这颗夜空中熠熠闪烁的星。
保卫流程安全的“芯”
随着平台产量不断攀升,三台注水泵终于在2021年实现了同步在线运转。对于这些每台排量950方/小时的大家伙,张少华的心里总是放心不下。
不仅是动辄兆瓦级别透平功率调整带来的电网波动,更重要是几十个报警检测参数需要挨个仔细甄别历史趋势才能准确判断出目前的运转情况。
“就怕这大机器心脏骤停,把流程拽停了可就糟了”,这常挂念在他嘴边的一句,成为他每日环绕泵体四周细细观察的理由。只见他提着点温枪和黄油桶,揣着手电筒,有时还背着小包带几把小扳手,颇有机修工的风范。
即便不是生产专业负责的设备,定期的注水泵维保也是他必参加的项目,一旁配合维修专业的同时,也是他近距离认识泵体构造及拆解过程的机会。
“减震胶圈是怎么作用的?平衡盘严重磨损会有什么后果?电机噪音过大的常见原因有哪些……”一个个问题在他脑海中闪烁,又在细致的询问中得到了解答。
但没人知道的是,他抽屉柜里的笔记本从空白到密密麻麻,经历了多少个日夜,凭借老骥伏枥的精神和锲而不舍的态度,他悄然成为了生产部门里的维修能手。
“现场,中控显示注水泵B存在Fault异常,快去检查确认!”深夜的平静被尖锐刺耳的报警声打破,张少华抄起他的工具包火速赶往现场。
“控制盘显示泵驱动端振动过高,数值还在上涨正逼近关断值!”所有人倒吸了一口凉气。
立即通知机械师,现场紧急旁通还是切备用泵?所有人的大脑飞速运转着,只有张少华沉着地拿着手电对着泵前后各机械部位仔细查看,时而侧耳倾听,时而用手感受。凭借学习的记忆,大大小小的零部件几分钟内从他脑海中过了个遍。
“我好像找着原因了,能解决!”说话的功夫,他顺手紧固了几个支撑座上地脚螺栓。
足够让人揪心的状况,但他的语气却出奇的平静,仿佛一切尽在掌握。
“中控,你先试着手动给B泵最小回流阀一些开度,我现场看着振动值。”
1%,2%,3%,4%……回流管线传来过液的呼呼声。
在不对流程造成波动的前提下,班组半信半疑的配合着张少华的建议。同时又做好最坏的打算,一旦上下游平台准备完毕就立即开始切泵。
10分钟过去了,上涨的趋势线缓缓达到了它的顶点。
30分钟后,数值终于从最高的25.4μm/s逐步跌向合理区间。
大家惊喜的望向张少华,寻问成功排除故障的秘密。
“应力不平衡加上支撑件松动,导致密封件和轴承受力异常,我想的是通过开回流看看能不能消除纵向上的压力差”,这短短一句话凝结了他几个月辛勤耕耘的成果。
投产近2年来,平台数次流程危机在他的果敢决断中平安化解,流程稳住了,产量守住了,设备保持零故障在线。他身体力行带领班组深入现场学习多领域专业技能,锐意进取彰显党员的模范先锋作用。他用扎实的理论基础和炉火纯青的动手能力为平台竖起硬核的防护墙,时刻谨记安全生产的铮铮誓言。
不畏平台改造的“辛”
2021年的5月19日,这注定难忘的一晚,CEPJ平台停产检修正式拉开了序幕。
依据周密的安排,从流程关断、隔离锁定、管线排空惰化再到物料进场,环环相扣,张少华带领年轻的队伍克服各种意外迎难而上,持续奋战。
面对20寸管线排液问题,他因地制宜地制作排液槽,利用隔膜泵连续抽液。
对于高处注氮点的选择,百方的大罐他爬上爬下,逐个点反复确认。
发现注水管汇余压泄放不净的现象,他直面难题,逐个梳理上下游节点和阀门状态,通过开关测试准确找到故障点并进行应急处理。
由于弯管段对接前需要在狭长的过道调换方向,该处又紧邻分离器SDV阀,潜在磕碰风险很大,他据理力争坚决要求作业方安装防撞板,确保吊装过程万无一失。
奔波忙碌的背影里,心中装着“早一秒恢复上线,产量损失减少一分”的责任感,他一刻都未曾停歇。
一晃已是晌午,嘈杂的施工现场,2个20寸的截止阀正在进行吊装,作为2021年停产改造计划中最核心的部分,分离器入口管线改造正处在最关键的时刻。而忙碌了16个小时的张少华依旧坚守岗位,对于大尺寸阀门管线吊装和即将开始的组对焊接,他放心不下。
吊索具挂点是否牢靠、手拉葫芦承重合不合格、人员站位是否合理,备用方案能否行之有效,所有的注意点他带着现场操作一遍遍的过,只求100%的安全。
张少华的眼睛早已布满了血丝,目光却始终如炬。14点15分,当最后一根8寸变径法兰安装就位,紧锁已久的眉头重新舒展开来。
斜阳正红,他心满意足的进入了梦乡,等待这位老党员的,又将是新的征程。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岁月沉淀了容颜,但他的精神品质就像一面旗帜永远鲜艳如初,让人学有方向,赶有榜样。他播下红色的种子,众多青年骨干正在他的引领下茁壮成长。
他就是平台上一颗明亮的守护星,静静地闪耀在渤海湾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