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质量工作委员会联系我们   收藏本站   设为首页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学习专区 > 正文
一切都是为了“优质高产”
来源:青海盐湖工业股份有限公司钾肥分公司加工一车间 |作者:赵红兵 |日期:2021-9-27

一切都是为了“优质高产”

青海盐湖工业股份有限公司钾肥分公司加工一车间赵红兵

钾肥分公司加工一车间,年产氯化钾370万吨以上,钾肥生产能力占钾肥分公司总产量80%以上,作为青海盐湖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最大的钾肥生产车间,承担着巨大责任和使命。

“优质高产”一直是加工一车间的责任和使命,为了车间的“优质高产”,加工一车间的全体员工对于生产工艺的摸索从未停止,在十多年的摸索过程中,涌现出一批批生产精英,他们能通过结晶器的液面“翻花”判断出粗钾品位的高低,也能通过粗钾带机的滤饼,摸出结晶器的运作状态,更有甚者能“品尝”出精钾品位。熟能生巧一词在加工一车间钾肥生产过程中体现的淋漓尽致。

还记得我当初刚入职的时候,被分派到了加工一车间结晶器岗位,车间领导和师傅们给我说:结晶器是加工一车间的“心脏”,那时候对于车间整体生产工艺还不是很了解,只是跟着师傅测比重、分料、搞5S,对于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自己心里很模糊也很迷茫,心里一直在寻找“心脏”的含义。当我干了半年后可以自己单独操作的时候,结晶器是“心脏”的含义在我脑海中逐渐的清晰了。“反浮选-冷结晶”生产工艺中的冷结晶,就在车间结晶器岗位完成。

经过车间反浮选生产工艺后,可以将光卤石中氯化钠的含量从20%以上降到5%左右,但是氯化钾的含量并未增加多少,因为光卤石中近三分之一是氯化镁,要想将这三分之一的氯化镁去除,必须要经过冷结晶生产工艺,冷结晶生产工艺控制的好坏,直接影响最终产品的品位和产量,所以车间将结晶器岗位称为“心脏”也不为过。所以加工一车间工艺实验和摸索,大部分都是围绕着冷结晶展开。

结晶器体型庞大,单台结晶器有四层楼那么高,每小时进料200吨左右,内部发生着低钠光卤石的分解-结晶的一系列复杂变化,为了随时了解结晶器的运转状态,结晶器岗位人员通过不断摸索和经验积累,最直观的方式就是观察结晶器的液面“翻花”和颜色,可以迅速直接的判断出结晶器状态的好坏,其次就是测量比重,也是判断结晶器运转状态的一个重要参考值,到后来,随着精细化生产要求的不断提高,岗位人员发明了“摸底流”,这一操作方法看似简单,实则玄机很大,将结晶器底流矿浆用盆子接上,沉淀一会后,用手去摸,再用眼睛去细细的观察,既能判断出结晶器的运转状态,也能大概测出结晶器的生产能力,由于此方法直观好用,也一直被岗位人员延续至今。

前些年我们生产98%产品的时候,为了能够顺利的生产出98%的产品,车间各岗位都会提前一两天做准备,该提高的工艺指标提前过渡,给我们最直观的感受就是生产出98%产品后,我们的神经都绷得很紧,生怕那个环节出问题导致品位不合格,而且相比95%产品,产量下降的很多。工艺指标要求最严的岗位当然也是结晶器,要求粗钾品位必须要达到75%以上,为了这一指标,岗位人员可真是不敢眨眼,一台一台的去仔细观察和调整,谁也说不准什么时候粗钾品位就突然下降了。但是现在,由于车间生产工艺的不断改进和操作人员既能的不断提高,从结晶器出去的矿浆(我们称之为粗钾)氯化钾含量从最初的68%到现在的80%以上,岗位人员都可以灵活控制,生产98%产品和95%产品之间可以随时切换,几个小时能就能将庞大的生产系统调整到最佳生产状态而且还能做到“安稳长满优”,生产98%产品时产能基本和95%相当,虽有小幅下降,也在工艺控制的理论要求范围内。

市场上关于中华烟有一个这样的现象,3字头的最贵,1字头的便宜,同样的烟丝和生产工艺,生产出的产品因班组的不同导致市场上受追捧的热度不同,价格上出现了差异。还记得前些年一位老师傅对我开玩笑说过,我们加工一车间生产出的产品就是3字头的“中华”,看似一句玩笑,实则反映了我们对产品品质孜孜不倦的追求。在当前国内外钾肥市场上,盐桥牌钾肥,市场口碑明显相比其他厂家品牌的钾肥更好,产品更热销。

作为钾肥生产的龙头企业,我们倍感责任重大,作为龙头企业里的龙头车间,我们倍感自豪。这种自豪感的来源不是我们的生产装置大,也不是我们拥有得天独厚的盐湖资源,而是来自于我们产品的品质,我们加工一车间的员工生产出的钾肥,每一袋都是合格产品,而且每袋都是足斤足两的;我们的自豪感也来自于我们产能的不断突破,从当初的日产突破一万吨到如今日产突破一万五千吨,是我们生产工艺不断摸索创新的结果,也是车间全体人员精诚合作的厚积薄发。自豪的是我们是一个年轻的团体,也是一个不断创新的团体,更是一个能激流勇进、刷新车间生产历史的团体。

 

 

联系电话:010-84885418、84885339、84885009 电子邮箱:hgscb5009@126.com
联系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安慧里四区16号楼518室
主办单位: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质量工作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