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信息
三十六载兴发亲历与见证品牌效应传奇
湖北兴发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舒开义
有道是,春潮涌动催人进,学思践悟正当时。我们虽已老骥伏枥,仍将为描绘兴发之宏伟蓝图而不遗余力,更何况兴发“江山代有人才出”。
回首青春往昔,1985年6月,湖北兴发集团前身湖北省兴山县化工厂张榜公布招录具有高中学历以上员工70名,那天慕名参与考试者就像参加“恢复高考”一样人潮涌动。通过考试、体检等程序一路“过关斩将”,我们最终如同时代的“宠儿”非常荣幸的被招录成为兴发一名正式员工。自此,我们的青壮年华便自主定格在众人无不羡慕的国有企业里,且由此连续延伸至今业已36个年头。回首年轮往复,一路走来,我们有着太多亲身经历的感受,亦有着道不尽的沧桑巨变。我们用我们的青壮年华燃烧着向往兴发美好未来的激情岁月,我们用我们勤劳的智慧与辛勤的汗水开拓着兴发“疆土”而竭尽全力助推兴发前行发展,我们同时也沐浴着分享着兴发改革发展的春风成果,见证着兴发品牌效应之发展壮大、拓展延伸“飞地经济”的突飞猛进,以及担当社会责任等诸多之传奇故事。
艰苦创业兴企
1985年8月1日,兴发集团第一台年产1500吨黄磷电炉在湖北省兴山县峡口镇平邑口正式建成投产,一桶桶摆放水池盛装25kg黄磷产品的椎形容器如同黄金展柜,现场庆典欢呼雀跃,场面观赏人来人往,络绎不绝。然而当我们看着我们从30米开外原料储仓用铁盒胶轮车一车车将黄磷生产所需混合矿料推进电炉转换成黄磷产品的结晶时,我们更是感觉喜从天降。在那些年的艰苦岁月里,家住前身为兴山县县城高阳镇现改为昭君镇的一族,骑着自行车上下班来回十多公里路的里程;而我们远离他乡的单身一族则住在原为兴山县林业局所建渔场的一排土墙瓦房内,步行上下班来回三多公里路的里程。上下班途经河滩或遇涨水绕山而行的羊肠小道,磕磕碰碰那是常有的事儿;遇上雨雪天气,不仅深一脚浅一脚地踏着泥沙,有时还会被雨水淋得像个“落汤鸡”似的,可我们依然哼着小调,迈着矫健的步伐,为有着这么一份工作而快乐得像个“小天使”。每次轮到上夜班,犹如唐僧西天取经经历一般,然我们就凭借手电筒光亮却能化险为夷,消除“磨难”,而从远处眺望那星星点点的手电光亮,聆听感触那“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之气势。记得印象最深的是1987年夏天的一个夜晚,我们上中班中途,天忽然下起大雨,到了下班的钟点,不停的急骤暴雨似乎有意向我们发难,但我们一行8人稍作休整,宛如海燕搏击…来到小河边沿,洪水淹没了河中的小路,我们不得不绕荆棘丛生的山路而行,时而斜上,时而横过,时而下行,雨淋迷眼,手被划伤,滑跌跪地,爬起再行,虽精疲力尽,然一首《咱们工人有力量》顿时让我们精神抖擞,如同战场凯旋归来的猛士。因为,我们不仅为着“有一个岗位真好!”而感到自豪,而且也由衷通过我们艰苦创业与不懈努力为兴发黄磷产品由粗品变精品迎来客户剧增与大规模出口且不再受之于销售窘迫而充满着内心的喜悦。
职教春色满园
随着生产经营规模扩大、管理规范,员工入职教育也被纳入了生产经营管理的一项重要议事日程。1989年,集团公司工会下设成立职教中心,由李强协调专管,大家誉称之“李校长”,我被行文定编职教成员之一,主要从事员工入企厂史、政治思想、安全环保等教育工作。在从事执教的行程中,让我们职教组成员有了更多的机会把兴发艰苦创业、发展愿景灌输到一批批新进员工的心海,鼓励他们在自立中憧憬兴发美好。常年执教岁月,当我看到一批批新生力量被输入兴发各个岗位之时,我从心底里为兴发员工队伍的发展壮大而喜悦!在我执教生涯中,我印象最深的是“李校长”带队,我们对兴发所属下属刘草坡化工厂前身香锦联营化工厂与新成立的兴盛公司即鲜家河磷矿两次授课的情形。1996年、1999年,我们在两地的培训讲课中,吃住在厂区砖房、矿区瓦房,亲历与感受兴盛公司用多根圆木搭建的类似于工棚式的“职工澡堂”让我至今难于释怀,记忆犹新。当时,一切百废待兴。斗转星移,随着规划建设至今展现于世人眼帘的却是花园工厂,绿色矿山。兴发飞速发展壮大,引进人才、留住人才已显现出更加突出重要地位。由此,进而又成立了人力资源机构专管,力促实现人力资源规范管理被再度提升头等大事。自此每年招聘、引进大学生入职形成了自以完善体系的兴发发展历程、组织结构框架、企业文化、企业发展远景规划等内容培训教育作为广种“梧桐树”引得专科、本科、硕士“凤凰”来的窗口形象,且已势如“满园春色关不住,遍地桃李送春来”的这边风景独好。同时也正是因为群英荟萃,从而促使兴发生产经营由原始单一的黄磷产品进军磷系列工业级再向食品级、电子级、医药级知名品牌延伸的排头行列。
科技改天换地
时代飞速发展,科技日新月异。兴发科技发展有如雨后春笋,并在“变则通,守则死”中迎来科技兴企大变革。兴发兴企高瞻远瞩,不惜斥巨资在境内、境外实施一项项技改风起云涌,风生水起,硕果累累。记起以黄磷产品为主导产品的技改,2004年9月,兴发率先在境外保康楚烽公司楚烽化工厂投资兴建第一台万吨黄磷电炉,项目于2005年7月建成投运,不仅发挥出显著的经济效益,而且电炉电极“三改六”等4项创新斩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同时亦被冠名“华中第一炉”。依然还是黄磷电炉,2010年3月,兴发再次在保康楚烽公司楚烽化工厂实施万吨黄磷电炉技改项目,成功就地爆破拆除最后一台运行15年年产2500吨的黄磷小电炉,并于当年5月8日正式破土动工,我以综合管理员的身份全程参与了项目技改建设。在实施项目技改建设中,时任兴发集团保康楚烽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兼项目部经理习本军不仅多次进行外围统筹协调,而且还多次定期或不定期组织召开项目部、楚烽化工厂等相关人员集中议事,成功破解项目建设一个个难题。时任该项目部副经理万源更是一心扑在技改上,从电炉土建、主体及设备设计、布局、选型、安装等方面全面优化,精益求精。记得这年7月的盛夏,尽管连日室外如火焰般的气温烤得让人喘不过气来,但为确保电炉筑炉内在质量为日后投运生产精品黄磷且为生产精优磷酸盐产品提供可靠保证与打下坚实基础,万源却坚持亲自于黄磷电炉旁掌铲指导熬制电极糊,并在炉内指挥参与炉底铺设勾缝,每次回到办公室时,尽管面部变成了“包公脸”,工作服上印记着大块小块盐巴汗渍,但为着坚守那份满意质量的付出依然喜悦不已。项目技改于2011年10月25日建成投运,以开辟全国首创Φ700石墨电极等“七大新亮点”再创兴发黄磷电炉技改之先河。再就“兴发”牌三聚磷酸钠技改而言,兴发集团自2003年收购前身为保康银河磷化有限责任公司更名保康楚烽化工有限责任公司楚烽化工厂之后,面对先前原单位生产已无人问津的同一“粗粮”产品,兴发通过调整领导班子、调配技术人员,以及实施装置重建技改,不仅硬是将这一“粗粮”产品实现了“起死回生”之效应,而且还通过进一步优化技改所研发生产的低密度、纯颗粒度等规格食品级三聚磷酸钠产品自2011年投放市场,倍受客户青睐,至今经久不衰。2019年,兴发再次向保康楚烽公司楚烽磷矿、楚烽化工厂斥巨资先后完成的“光电选矿”项目和黄磷清洁生产技改项目,通过工业化和信息化两化融合平台,实现了黄磷配电、煤气抽气、尾气脱硫等操作自动化处理及全厂关键岗位视频监控调度,从而促使保康楚烽公司楚烽化工厂更加稳固以生产黄磷为主导,进而通过深加工转化为磷酸、三聚磷酸钠、六偏磷酸钠等系列食品级磷酸盐知名品牌的生产如虎添翼。
福利惠及民生
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2001年,兴发借助兴山县委县政府“举全县之力全力支持兴发”的东风顺势而行,大力推行实施“项目支撑,向内挖潜,向外拓展”战略决策。“做大做强做精做优”的企业文化底蕴促成兴发生产经营发展势如破竹,突飞猛进,扛起“行业龙头老大”、进入“中国企业500强”、成为“世界知名精细磷化工企业”……兴发之奋斗盛名誉全球,利赢钵盆满,却始终没有忘记“铁肩担道义”神圣职责与使命,先后相继出台捐资办学,实施大病救助,设立助学金、奖学金、补充医疗保险,帮扶困难职工,修建职工住宅小区等30余项福利惠及员工、反哺社会,众多职工、社会人员享受福利而使生命重症得以救治康复,资助子女完成学业而不致影响家庭生活,帮困扶贫走上富裕康庄大道。2009年,与我1985年6月一同进入兴发的一位工友对我讲述了这一年对于他一家来说终身难忘之事:我当时面临上有80岁年老、体弱多病且无经济来源的父亲,下有两个儿子在武汉就读大学,我们夫妻俩的工资收入虽然能够维持一家人的生活,但既要承担养老,又要供给两个儿子念书,可谓千斤担子重压在肩。在我家需要大笔资金支出的十字路口,兴发福利犹如一场又一场“及时雨”,资助我度过一次又一次的难关。这一年,我的两个儿子同时需要上缴大学年度学费,加之大儿子住院治疗,支出费用高达3万多
元,然通过享受兴发助学金、奖学金与大病救助等惠及资金1.5万多元的一笔笔资金既缓解了我家面临的巨大经济压力,又解除了波及我
家正常生活的后顾之忧,为我专心致志于技术研究提供了动力源泉。兴发福利,不仅有效构建了社会和谐稳定,而且也让每名兴发员工乃
至社会芸芸学子、更多困苦人员完成学业、享受着幸福生活。兴发繁荣富强不忘回报社会,社会民生心系兴发助力前行。
兴发以“绿色发展,品牌创优,效能绩优”之效应彰显“匹夫有责”之故事,乃我所写三十六载亲历与见证之缩影。在兴发这样一个温暖如春的大家庭工作,我们备感幸福满满!同时我们也肩负着谱写兴发“绿色发展,品牌创优,效能绩优”华章故事续集之重任。转型赋能,赋能发展,任重道远,兴发正以“系统研究,精准发力,科学开发人力、财力、物力资源综合利用”与“强化科技核心支撑能力,补齐短板、锻造长板,打造市场‘杀手锏’”为加速度而着力实施“擎起高质量发展大旗,争当磷化工行业旗手”的卓识远见与深度融合的战略决策,也必将力促兴发品牌效应“迎接新使命,开启新征程”,从而为兴发打造出更加美好、更加璀璨、更加辉煌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