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信息
筑梦新征程党旗别样红
中国化学工程第七建设有限公司李静李娜
时间进入六月,炽热的太阳毫不留情地烘烤着华夏大地,阵阵热浪让人汗流浃背。而远在千里之外的俄罗斯波罗的海沿岸,凛冽的风依然冰冷刺骨,刮得人脸生疼。在这里,由中国化学工程第七建设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七化建”)承建的近千亿俄罗斯波罗的海化工综合体(GCC)项目,与该公司分布在其他州的DCC、HIDW、CPC、DCU4个项目,共同开启了中国化工龙头企业与俄罗斯能源行业深度合作的大门,向世界展示着七化建“打铁自身硬,何处不为钢”的央企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今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对广大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而言,这个世界既充满机遇,也存在挑战。”面对机遇,迎接挑战。七化建始终坚持“国内国外两个市场、化工与非化两个领域并举开发”的市场经营理念,坚持以党建引领,聚力铸魂,做到头脑清醒、立场坚定、观点鲜明、作风优良、能力过硬、行动坚决,在大变局与新时代的相互激荡中积极作为,不断提升具有七化建特色的核心竞争力,为建设成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投资、建设、运营一体化国际型工程公司不懈努力!
战疫情:上马新项目防控不停工
从业13年以来,七化建俄罗斯鄂木斯克DCC项目部现场经理兼党支部书记胡忠卫一直随公司南征北战,从事海外一线项目建设工作。从巴基斯坦Fatima项目部到沙特SATORP石油罐区项目部,从俄罗斯ANPZ项目部再到俄罗斯鄂木斯克DCC项目部,胡忠卫如同螺丝钉一般,哪里需要“固定、修补”,哪里就有他的身影。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球。俄罗斯鄂木斯克DCC项目部身在其中,不得不面临“防疫”与“按期竣工”的双重考验。“时代的一粒灰,落在个人头上,是一座山。一个人或许移不动这座山,千千万万像愚公一样的个人众志成城,这座山还会推不动吗?越是艰难,越要向前。”项目疫情防控部署会上,胡忠卫的动员讲话掷地有声。作为项目党支部书记,胡忠卫坚持防疫一盘棋,把党支部每一项工作同项目部生产工作、防疫工作紧密融合起来,组织支部党员成立疫情防控监督检查小组、宣传报道小组、疫情防控维稳小组、营区联防联控维稳小队、心理疏导小队,各司其职,各尽其责,扎实筑牢项目疫情防控防线。
不同文化背景,对疫情的认识和重视程度不尽相同。怎么让中外员工携手共同抗“疫”、怎么消除员工对未知病毒的恐慌、怎么克服疫情常态化下的“厌战”思想……是胡忠卫等党员同志一个又一个不眠之夜冥思苦想的问题,也是党支部战“疫”期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亟需攻克的头号难题。
“胡忠卫同志爱跟人打交道,善于做群众的思想政治工作。”分管DCC项目党支部工作的俄罗斯分公司党总支书记舒小华对他给予了中肯的评价。仅去年一年,据不完全统计,胡忠卫个人就网格化管理、丰富员工抗“疫”文化生活、改善员工伙食、增强员工心理“免疫力”等先后开展心理疏导、线上线下调研300余人、500余次,为消除项目两千余名员工对疫情的恐慌、稳定项目建设“大后方”做出了突出贡献。
平常时候看得出来、关键时刻站得出来、危急关头豁得出来,是检验党员同志初心使命的试金石。“一个先进党组织必须牢固树立既抓组织建设又抓思想建设的工作导向,引导党员同志永葆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作风。”舒小华介绍先进基层党组织建设经验时强调。
成立俄罗斯党总支的批复已下发。从俄罗斯分公司党支部升格为俄罗斯分公司党总支,既是七化建俄语区党建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的现实需要,又是企业加强基层党建凝聚奋斗力量的必然选择。
党建工作与企业发展绝不是两张皮。关键时刻,党员队伍总能发挥1+1>2的大作用。2020年,俄罗斯分公司党总支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建立俄语区防疫物资集中协调机制,在国际物流受阻的情况下,多次致函大使馆,完成大批量医疗物资来俄清运工作,在有力保障企业在俄员工的生命安全的同时,深度践行习近平总书记“人民至上、生命至上”重要理念,在中国建材俄罗斯白水泥项目发生疫情时,冒着被感染的风险,火速驰援防疫物资,此举得到了国资委的书面表扬。
党建的优势,也是发展的优势。俄罗斯片区生产经营党员突击队把在建项目作为市场拓展的样本,厚积薄发,成功与DCC项目业主、俄罗斯石化巨擘陆续签订加氢异构脱蜡综合装置(HIDW)项目合同、安装合同以及催化剂CPC项目合同,实现了同一界区的“三连中”不但刷新了七化建对外开拓的历史,也成为了业主俄气石油公司建司以来的“绝无仅有”,进一步扩大了企业在俄朋友圈,持续巩固了“CNCEC”品牌形象。
文化相融,民心相通。值得一提的是,俄罗斯分公司党总支和辖区党支部始终以俄语区在建项目为依托,以党建文化为引领,积极开展跨文化沟通和团队建设,与当地政府部门、业主、员工等保持了良好关系。2019年至今通过捐建鄂木斯克村儿童游乐场、慰问二战老兵、修复当地城市道路、资助当地孤儿等公益活动,增加了业主、所在国政府和当地社区对“CNCEC”和“CC7”的认同感,当地多家电视台、杂志给予专访报道,进一步提升了企业美誉度和品牌影响力。
心中有党,使命必达!在七化建公司,还有许许多多像胡忠卫一样的先锋模范,向俄罗斯分公司党支部一样的战斗堡垒,他们用满腔热忱、一腔热血不断为企业发展添砖加瓦,将中共党员、七化建人的好口碑深深地刻在每一个承建项目上,赢得了世界各国客户的尊重和青睐。
战危机:蹲点保生产党建促发展
2018年2月1日,七化建与尼日利亚丹格特(DANGOTE)集团成功签署丹格特(DANGOTE)炼油项目核心区域3002包安装施工总承包合同。合同总金额为5.2亿美元。七化建中标的3002包是该项目最大的合同包,包括原油蒸馏装置、汽油脱硫装置、加氢裂化装置及石脑油加氢处理和铂重整装置四个核心装置。2018年 12月20日,经过紧张的谈判,在原有合同的基础上,七化建再次与丹格特(DANGOTE)集团就新增钢结构和地下管安装施工合同达成一致,由此尼日利亚丹格特炼油项目合同总额折合人民币破40亿大关。该项目是七化建继成功开拓俄罗斯市场和中东市场后,在海外市场开拓方面取得的又一重大成果。
为保证项目顺利快速推进,疫情防控措施有效落实,2021年6月,受公司党委委派,七化建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吴开才来到尼日利亚丹格特(DANGOTE)炼油项目现场,蹲点督导工作并看望慰问一线干部职工。在此之前,吴开才已赴公司俄罗斯DCC项目蹲点近2个月,监督指导公司俄罗斯区域项目(机构)的疫情防控工作。
七化建85%的业务收入来自于境外项目。七化建党委始终把境外疫情防控工作作为锤炼初心使命和责任担当的重点工作,通过召开境外疫情防控例会、境外项目(机构)疫情防控工作巡检、疫情专项工作跟催督办等方式,委派公司党委高层监督指导各大区域项目(机构)的疫情防控工作,稳人心、保生产、抗疫情。
“有了‘主心骨’,我们心里不慌,干事有劲!”尼日利亚丹格特(DANGOTE)炼油项目部职工小李如是说道。在他看来,党的领导就是“定海神针”。
建司50多年来,七化建跨越千山万水,一路风雨无阻,每一次转型发展的背后都有着党作为坚强后盾。在公司党委的集中统一领导下,七化建在国内累计承建600多个化工、市政等工程,均圆满按合同约定如期完成,并一次性交验试车成功。其中,建成了我国第一套化肥装置、第一套聚甲醛装置、第一套高纯度的多晶硅装置等。目前,建成的聚甲醛、多晶硅总装置和总生产能力雄居全国第一,建成的合成氨/尿素总装置数和总生产能力居全球第一。成功树立了合成氨、尿素、聚甲醛、多晶硅品牌,同时还以煤化工、市政、环保、房屋建筑、1,4-丁二醇、甲醇、硫酸、磷铵、公路等工程领域作为品牌延伸建设的重点,形成了完善的品牌产业链,产生了良好的品牌效应。
战脱贫:党员主动请缨助力乡村振兴
在四川盆地和云贵高原过渡地带的中低山区,坐落着一个叫做叙永的山区小县。2018年6月,七化建泸州分公司党群工作部员工薛二主动请缨,到叙永县马岭镇龙盘村担任驻村扶贫队员,留下一段难忘的扶贫记忆。
马岭镇龙盘村由原仁和、龙盘两个自然村合并而成,全村辖6个组,有耕地1838亩,2018年有建档立卡贫困户135户。龙盘村地处偏僻,原先道路都是土路,路面不宽,损毁严重,交通基础设施薄弱,村民出行成了头号难题。
来到马岭镇龙盘村后,薛二通过走访调查迅速摸清了村情村貌。她瞅准病根“对症下药”,为村里办的第一件大事就是修水泥路。那段时间,薛二和村两委委员以及她的队友向上跑政策、要项目,数十次往返于龙盘村、马岭镇、叙永县间,最终成功为龙盘村争取到项目资金95.8万元,改扩建村级公路8公里,完成道路硬化10.1公里,打开了龙盘村通往外界的大门。
道路通,万事通。依靠便捷的交通条件,龙盘村当地村民种植的6000余亩鲜竹对外销售不再是难事,仅运输成本就累计节约60余万元,30余户村民实现了奔康致富。此外,薛二还积极发动自己的亲戚朋友、“娘家”同事,购买当地的农产品,让村民足不出户就能将农产品销售一空。驻村以来,她连年考核均为优秀,受到叙永县和马岭镇党委政府的广泛好评。
“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少”,这是习近平总书记代表全党向世界发出的庄严承诺。为了兑现这一承诺,七化建公司党委精心选派2名职工对口帮扶全国2个贫困村。帮扶队员们用脚步丈量土地,用汗水浇灌收获,用实干书写忠诚,把扶贫惠民政策送到千家万户,所帮扶村于2020年全部实现整村脱贫,退出贫困村序列,为全国脱贫攻坚事业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如今,我国正加快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序衔接,这其中固然离不开人才的有力支撑。薛二表示,“我还要留下来继续战斗!在党的领导下,让村民们过上更高质量、更安逸的小康生活!”七化建即将奔赴脱贫攻坚前线的驻村干部纷纷表示,将以像薛二一样的扶贫干部为榜样,向他们看齐,全力以赴巩固来之不易的脱贫成果,不辜负公司党委重托,确保全面打赢扶贫攻坚战,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打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