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质量工作委员会联系我们   收藏本站   设为首页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学习专区 > 正文
难忘的“QC”经历
来源:塔里木油田塔西南勘探开发公司质量安全环保部 |作者:褚仕恒 聂新玲 |日期:2021-10-12

难忘的“QC”经历

塔里木油田塔西南勘探开发公司质量安全环保部褚仕恒聂新玲


我是褚仕恒,2014年大学毕业后,带着对祖国边疆的新奇和做一个石油人的梦想,来到了新疆南疆,成为了塔里木油田塔西南公司一名员工,在这里已度过七年春秋,最印象深刻的是参加QC活动带给自己的点滴变化!

2015年开始接触“QC”小组活动,当时从事天然气净化操作的我,碰到了外输气质量不稳定的难题。领导急切的问,小褚,作为“高材生”,你看看这个是什么原因,该怎么解决?领导恳切的问话让我一时难以回答,对于生产问题,原因判断要准确,解决办法要快速、高效,我根本就不知道使用什么方法找到问题的症结。经过紧张的思考和对生产数据的分析,还是没有结果,怀着忐忑的心找领导请教,他告诉我说你学学“QC”吧,听到“QC”这个词,我当时很懵,在脑海中这是个陌生的词汇。看着领导期盼的眼神,我开始了“QC”的学习之旅。从基础知识开始,经过一个多月的边学边干,我对“QC”工具逐个学习,通过开展PDCA循环,成功找到了症结,确定了解决办法,不仅学到了新知识,还学有所用,不负所期。这次解决问题后得到师傅和领导的一致好评,那一刻我心中特别温暖。

自从学习了“QC”,我渐渐解决了工作中许多问题,我感觉只要成功找到问题症结,严格按照程序一步步执行就能解决好问题,这是我最深刻的体会。为了做好这项工作,我还找到了一位好师傅、好老师,记得那是2016年的11月份,我们单位的一项问题解决型课题要到公司发布。作为QC小组成员,我旁听了发布过程,这个机会是上级职能部门聂新玲师傅特意给我安排的,在前期课题辅导的时候,她经常问我,这个症结是怎么找出来的?问得我是一头雾水,看着我想说又说不好的样子,聂师傅希望我去听听别人怎么讲的。我心里特别激动,这是一个学习的好机会,满怀期待到了发布现场,感觉发布会时间过得很快,发布人的“QC”成果都特别好,能应用各种“QC”工具及大量数据支撑,发布人讲得逻辑性很强,让人信服。这次观摩,让我大开眼界。那一刻才知道,原来“QC”成果是这样的深奥,我激动的心情渐渐转换成了沉默和思考。我开始默默问自己,咋不知道还有这样的方法呢,这次发布会我们的小组成果获得了二等奖。

走出发布会现场,我忙帮着聂师傅拿资料。她一边走一边问我感觉咋样,我笑呵呵的说,别人讲的都很好。聂师傅也笑了,她鼓励我说,你也可以讲得很好,下次你来讲……。就这样,我这个“QC”小白走向了质量改进的“征途”。2017年至2019年期间,我参与的2项问题解决型“QC”成果获得了自治区奖励。这些成绩的背后是我默默思考、深入学习和实践的结果。有时候,我会因为制作排列图而通宵达旦,有时候为了找到合适的工具方法不惜一遍一遍的尝试,特别是遇到技术难题时,我会日夜冥思苦想……,就在克服一个个困难的过程中,提高了我对“QC”的理解和认识,也锻炼了我运用工具的能力,这个过程虽然艰辛,但解决问题后是多么令人欢心鼓舞啊。

2020年,一场突发的疫情影响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油价处于低迷状态,为了控制成本,提高效益,公司开展了“提质增效”活动。而我所在的单位,恰恰生产成本很高,本着能省尽省同时也要解决实际问题的原则,单位组织对流量自控仪水轮芯易损坏问题进行攻关。经过讨论,初步的意见是在水轮芯损坏之前进行维修。因此,需要研制出专门的拆装工具,当让我负责这项工作的时候,我起初是没有信心的,不仅因为我从来没有开展过创新型“QC”课题,仅仅与研制工具相关的设计绘图就把我难住了!因为水轮芯与基座配合紧密,没有良好性能的工具是行不通的,面对困难,我几乎要打退堂鼓了……。但心中一直有个声音在说服自己,挑战自我!

在戈壁滩上工作时间长了,难免枯燥和乏味。但既然选择,就要干好。从年初的一月到三月,白天忙碌,晚上低至零下30摄氏度的温度带给我的不仅是寒冷还有课题难度的困扰,但这个带有挑战性的课题陪伴着我,也让我过得更加充实。万事开头难,小组没有可以拿来就用的各种资源。我开始在网上对比哪种工业软件比较适合初学者进行设计,多次查找后,我选择了Solidworks作为设计软件,每一次安装都要用几个小时,在安装几次都不成功的时候,一向心态比较好的我差点把电脑砸了,一个星期后我解决了软件安装和使用的问题了。后来才知道,国外的软件都是要经过收费才授权使用的,我付了一些费用后,才顺利的完成软件安装。安装完了,就是使用的问题了,平均每天2小时的网上视频学习雷打不动,从最基础的图形学,边学边做笔记边练习,一个月后,我竟然也能完成较基础的工具制作了。

虽说软件绘图入了门,但是离课题的目标还相差很远。因为我对机械专业了解并不多,这时就依靠小组的力量,大家分头行动,一方面用工具测量水轮芯的结构尺寸工具,另一方面从网上查找资料,经过激烈的讨论和两周的现场试验,终于确定了工具的初步方案,而我要做的就是设计出工具图纸,第一次设计的简单拆装工具是螺杆与圆盘组合,通过螺杆与水轮芯螺纹凹槽配合,在圆盘上施加作用力进而取出水轮芯,工具制作出来后,使用效果并不好,一个师傅在使用过程中手还被砸伤了,当时我的内心非常懊悔,怎么没能做出更好的工具呢?思前想后,还是没能运用好PDCA循环思路解决问题,应该先开展方案优选,不是随便做出一个工具看行不行。我也认清了现实,开展创新型“QC”活动真的没有捷径可走,我和小组成员讨论了三种方案,对每种方案进行优缺点分析,选定了阀门式拆装工具。通过对方案进行分解,最终确定了拆装工具各部件所有的技术路线,而我也成功按方案要求把工具设计出来了,这个突破给了我信心和惊喜!3个月后,小组成功制作出了拆装工具,经测试及验收,工具各方面参数指标均超过了设计要求,效果得到领导和专家的一致认可,辛勤的付出换来了公司“QC”成果评比一等奖的好成绩,知道这个结果,我真庆幸自己没有放弃。

接触“QC”的这几年,有过焦虑,也有过急躁,甚至失眠,但是成功和收获,也是我直面问题和挑战并取得突破而为之奋斗的动力,走进石油门,从此就有了奉献的心,这是“QC”小组活动带给我成长的宝贵经验,也是年轻一代石油人的奉献情怀!



联系电话:010-84885418、84885339、84885009 电子邮箱:hgscb5009@126.com
联系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安慧里四区16号楼518室
主办单位: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质量工作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