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信息
我的QC梦,我的QC路
云南云天化红磷化工有限公司 龙梅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立100周年,也是我国石油和化工行业开展质量管理小组活动40周年。清晰的记得第一次接触QC小组活动是2006年,我在车间里面做分析化验,公司新建一套装置试投料生产,为能及时、准确的指导生产,我们班组12个人员全部被抽调出来负责这套装置的中控分析。尽管人员、仪器配备充足,但是原来的分析方法不能快速的提供数据,隐性的制约了生产。为解决这个问题,部门决定成立攻关小组,改进分析方法,提高分析效率。我有幸的进入这个小组,这就是我们成立的第一个QC小小组。
彼时,小组刚刚成立,又是第一次开展QC活动,问题解决不易、没有QC活动经验、工具方法不会使用、小组成员分工协作困难……这一个个问题成为立在QC小组前进路上的拦路虎。小组长通知开会,我们就集体开会,她让提建议和意见,我们有的就说,没有的就坐在一旁听着,会议结束,她安排谁负责做方案、谁负责分析项目、谁负责收集数据、谁负责统计分析结果、谁负责制定措施……然后我们就各负其责开始工作……这样的过程,每半月或一个月我们都要重复一次。渐渐地大家都觉得有些繁琐,纷纷打起退堂鼓。那时候面对难题,小组长并没有退缩,她坚定信念,决心解决这些困难。在第五次会议上,她让我们把各自认为有可能的想法,无论多可笑都提出来,写在黑板上,大家自由、无拘无束地发表意见,这是我第一次知道这种做法叫头脑风暴法,通过相互启发、举一反三地激发每个人的思想火花,产生连锁反应,发挥集体智慧。之后小组长把我们提出的问题一个一个的画在黑板上,针对每一个关键点一层层剖析,不知不觉中剖析层越来越多,图也越画越大,咋一看就像一棵枝叶茂盛的大树,我还在心里默默地想,小组长太厉害了,随便画个图都能弄得像个艺术品,直到图形全部完成,小组长才向我们介绍这是树图,是QC小组活动中常用的统计方法之一。大家针对树图的末端原因进行认真分析,突然都有如醍醐灌顶,之前我们自己认为很难的问题,好像就解决了。然后大家趁热打铁制定措施、分配任务,散会后各自按照会议要求开展工作。这样的过程又持续了两个月,终于在一个夜班,我们小组用改进的分析方法分析出来的结果,指导装置调整指标比之前用时提前了8分钟,也为试车工作的圆满结束争取了时间,我们技术攻关成功了。此时大家兴奋的相互击掌,连日试车带来的疲倦一扫而光。活动结束后我们小组开了总结会,相比之前沉闷的气氛,大家畅所欲言,联系分析检验工作的实际,纷纷表示要把QC小组运行下去,改进一些中控分析方法,让部门的姐妹以后的工作量小点,工作轻松一些。
2009年,我们小组成员和技术部门同时一起攻关分析方法改进成果第一次入选中国石油和化工行业优秀成果奖;2010年我们小组成员和研发部门一起攻关的分析方法改进成果入选中国石油和化工行业优秀成果奖,公司安排我们小组两个成员一起去现场听发布会,学习新知识,我心里激动了,多想能去现场学习。最后的结果是一位老师傅带着一位一个新同事一起去了。我心里很失落,同时也明白自己在QC小组基础知识、理论和方法这块还有很多欠缺,我需要更多系统的学习和锻炼。
随后的时间里,我工作之余认真的学习了质量管理小组基础知识,尤其是统计方法,以前我们QC小组的活动对数据仅做了简单的统计及分析,因此对策就显得过于简单,使我们的QC活动难于上一个台阶,因此在以后的QC活动中,我们要加大数据收集及整理,使对策更加有针对性,更能解决实际问题,使正常波动控制在允许范围内。同时公司也给了我一个云南省QC诊断师学习的机会,我和其他有着共同追求的“积极分子”集中在昆明学习培训,短暂的学习时间里我们上课、休息、上课、休息……每天忙碌而又充实,每晚吃过晚饭我们三五成群的聚在房间外学习。夏天的夜晚蚊虫横行肆虐,我们一边赶蚊子,一边分析案例,相互讨论,仿佛又回到学生时代。
功夫不负有心人,2012年,我们小组的一个攻关型成果入选云南省化工行业协会优秀成果奖,由我代表小组去发表,当我站在讲台上,面对下面黑压压一片评委、选手、观众时,双腿不停哆嗦,握着话筒的手心湿腻腻的。我深吸一口气,面带微笑,沉着冷静地汇报完成果,退下来才发现自己的衬衣后面已经全部湿了。成果顺利进入前十五名,我随着其他选手走上领奖台,这是我第一次站在QC小组活动的领奖台上。
成立QC小组的基本原则之一是“自愿参加,上下结合”,小组成员自觉参与质量管理,自愿结合在一起,自主的开展活动,在内部讨论问题,解决问题时,小组成员间相互平等,通过长时间的交往,增进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了解,塑造良好的团队关系,提升团队的整体凝聚力和作战能力。随着公司的改革发展,我们的小组成员也发生了变动,有人走了,有人来了,但我们小组始终坚持着自己的坚持。记不清多少个万籁俱寂的深夜,从各自工作岗位休息下来的小组成员依旧坐在电脑前整理分析数据,记不清多少次休息天的午后,没有空调的小会议室此起彼伏的讨论声回响在闷热的空气中……从开始时的没有方向到理清思路合理分工,从只能运用几个简单的质量工具到游刃有余的引导QC小组解决问题,从最初活动过程都不清晰到最后对QC活动的轻松把控。我们的QC小组成员一路披荆斩棘,定位症结、查找原因、制定对策、开展实施、验证效果,带着那份坚持,守着那份为姐妹减轻工作量的美好初心一路走来。小组多次获得云南省化工行业协会优秀质量管理小组、云南省质量协会优秀质量管理小组,全国石油和化工行业优秀质量管理奖等荣誉。
QC小组活动,就是从尊重人性的观点出发,认为人人都想做好工作,完成所交付的任务,使员工在工作中获得更大的满足感与成就感。从2006年到2020年,我们小组在活动中,学到了太多,我们相信在这里可以为自己的选择去冲刺,即使很漫长,即使有阻碍,即使会跌倒,但属于这个小组的坚定信念和不服输的韧性会带领我们到达成功的终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