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信息
QC小组活动与中国梦
中国石油塔里木油田公司实验检测研究院 丁友祥杜广川 董方卉
2012年11月29日,在国家博物馆,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第一次阐释了“中国梦”,习近平总书记说: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是我们最伟大的梦想,具体表现在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上。要使国家强大起来,我们的工业、农业、军事、教育等都必须做到强精尖,各行各业都必须严把质量关,只有生产出高质量的,经得起考验的产品,才能建设我们的质量强国,。开展QC活动是提高质量,降本增效的一个重要举措,石油石化行业做为我国工业生产的“血液”,只有“血液”健康,工业生产才能齐头并进,40年来,石油石化行业一直以开展QC小组活动为契机,树立品牌形象,为我们国家源源不断的提供健康“血液”。
我今年49岁,是一名化验技师,是一名产品质量把关者,也是一名QC小组活动的参与者,“质量”在我朦胧的记忆中应该是小学一年级时,爷爷当时是我们村一个生产组的小组长,为了给生产组挣点买油盐酱醋茶的零花钱,他决定种几亩西瓜,从买种子到耕地、除草几乎他一人全包干了,爷爷每天都是很早就起床看它的西瓜秧苗,盼啊盼啊,终于看到毛茸茸的嫩绿的小西瓜了,爷爷很开心,过了半个月,西瓜长到拳头大小,再也不长了,而且形状还很奇怪,爷爷急了,请乡农村工作站人员来查看,结论是爷爷买的西瓜种子出了质量问题,从此,爷爷义无反顾的担当起村里的打假义务员,看到村里做粉条的,酿醋的参假者,他都会破口大骂,现在,我也继承了爷爷的“衣钵”,做了一名质量检测人员,把好质量关是我的职责,我始终把“检测的是质量,诠释的是责任”这句话牢记心中。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我们的中国梦,高质量发展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石油石化行业是我国工业生产的主力军,做为一名石油工人,亲眼经历了,也见证了QC小组活动对助推企业提质增效﹑节能减排,安全生产所起的巨大作用。首先,QC小组活动使小组成员的目标方向明确了,大家不再闷头干工作,而是针对生产过程中的难题制定一个解决目标,摆脱了等靠要的思想,自己的问题我们自己想办法解决,譬如天然气中硫化氢分析,硫化氢有剧毒,大家心知肚明,怎么来解决分析过程中硫化氢泄漏产生的安全隐患呢,我们成立了QC小组,靠大家的智慧共同解决这个问题,而不是把问题抛给领导去解决,目标明确了,我们就认真分析操作过程中可能产生泄漏的点,一个点一个点的寻求解决办法,逐个击破,废气外排我们加用一个微型真空泵,气体就可以完全排到室外;气袋针型阀开阀时泄漏,我们选用大型针头直接从乳胶垫处抽样,彻底杜绝硫化氢气体泄漏,不仅分析结果更准确,也更安全更环保,这就是QC小组活动带来的力量。其次,QC小组活动使小组成员间的凝聚力增强了,定期开展的QC小组活动使大家能够坐在一张桌子上商讨问题,既然开展QC小组活动就避免不了要参加评比,要参加评比,自然大家要为荣誉而战,大家的集体荣誉感无形中就增强了,获得了荣誉,大家一起来个郊游,老婆孩子都带上,所以QC小组活动不但解决了生产难题,提高了分析质量,还有促进夫妻团结,家庭和睦的作用。再其次,QC小组活动还有利于改善和加强管理工作,能提高顾客的满意程度,因为QC小组活动是自发的群众性的工作,一个车间,一个班组,参与QC小组活动的人员越多,集体凝聚力越强,越有利于工作的管理。班组是企业的最基层组织,也是产品的缔造者,唯有班组胜,才有产品胜,搞好班组QC小组活动是保证产品质量的第一步,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最根本的基础,也是实现我们“中国梦”的一个重要举措。
高质量发展是满足我国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的需要,总书记已经给我们描绘了高质量发展的宏伟蓝图,就是要创新成为第一动力,协调成为内生特点,绿色成为普遍形态,开放成为必由之路,共享成为根本目地。QC小组活动开展40年来,见证了人民生活的改变,也常听朋友说,几年不回老家,门都找不到了,我们的国家发展的太快了,农村的面貌也是一年一大变。小时候,能骑上一辆永久牌自行车,那可是梦寐以求的事,“永久”是那个时候响当当的品牌,也是老百姓追求高质量的缩影,现在,家家都是楼上楼下,出门都是小汽车,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我们更加注重高质量的生活,衣服要求质量好,食品要求无毒害,住房要求更宽敞,外出要求更安全,试想,质量不好的衣服穿在身上皱巴巴的,今天掉个扣子,明天烂个洞,肯定影响生活质量啊,加工衣服的企业不管大小,都要为自己生产的产品负责,特别是食品生产企业更要注重质量,民以食为天吗,我们国家对食品﹑药品犯罪一向是重罚。质量对我们的衣食住行关系太密切,所以,通过从事QC小组活动,能够提高产品质量,能够改善生活质量,是一件造福与民的大事,人民幸福了,我们的“中国梦”也就实现了。
通过开展QC小组活动弘扬“大国工匠”精神,为技术工人岗位“栽下了梧桐树”,增强技术工人的获得感和自豪感,这也是我们国家重视高质量发展的一面镜子,现如今,工业化﹑“互联网+”虽然一定程度上取代了小作坊,但“匠人“的内涵和精神永远不会变,德国和日本都是发达国家,但他们特别尊重够把产品质量做到极致的操作工人,特别在意质量口碑。在最珍视“工匠精神”的德国,不分大小企业,都专注于某个领域,这和我们现在组织的QC小组活动有异曲同工之妙,都是为了把产品做细做精,制造出高质量的精品。
QC小组活动逐渐将“中国制造”升级为“中国创造”,别人的产品比我们的新,比我们的精,比我们的好用,我们就无法战胜别人,电影《火烧圆明园》里,我们的长矛被八国联军的短枪打的很是悲惨,每逢想起那个画面,内心总是无法平静,现在,我们国家为培育更多的优秀匠人,在教育改革方面已经迈出了一大步,重点扶植了一批职业技术学校,就是想多培育一批象李春﹑鲁班一样的“大国工匠”,把我们自己的产品多多打造成“宝马”“奔驰”这样的世界品牌,早日实现我们伟大的“中国梦”,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期盼。